《35公斤的希望》读后感600字

看了书的题目,我想 “希望,论斤么”?到底怎么回事?

«35公斤的希望»的主人公叫格雷古瓦,他是个典型的差生。他这样评价:“我恨。我恨它远甚于世界上的任何东西。甚至,更加严重……学校毁了我的生活。”

他从幼儿园开始到初一都不喜欢学校,“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学校会改变,可学校的气味总是无法改变。那种混杂了粉笔盒、破球鞋的味道,直扑过来,掐住我的脖子,把我的心拎到半空中。”

自然他的成绩也不好,没有一个喜欢他,除了幼儿园的班主任玛丽。玛丽老师在幼儿园的成绩册上这样评价格雷古瓦:“这个男孩有漏斗般的脑袋,仙女的手指,敏感的心灵。一定可以教育成才。”多么睿智的老师和宽容的爱啊!她清楚的指出了主人公的独特之处–爱发明,动手制作能力强。但仅仅是这一点的爱不足以改变格雷古瓦的状态,他还是一个讨厌学校,成绩很差的差生。更糟糕是的因为各种表现不好,体育课上惹怒了老师,他被勒令退学了!

这时候他的出场了。的储藏室是格列古瓦真正的小天地,因为他可以在那里搞他的发明和制作。他称赞爷爷的储藏室:“爷爷的储藏室,是这世界上最让我感到幸福的地方。”相对于每天催着他学习,对他的吼叫,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储藏室,鼓励他做他喜欢的事,我想这就是真正的爱吧。

可是当爷爷知道主人公被退学的消息后,很生气,对他说“活得不幸比活得幸福要简单得多。而我不喜欢那些顺应噩运的人,我不喜欢那些只知道唉声叹气的懦夫!幸福起来,该死的!做你该做的事!让自己幸福起来!”看到这里,我也和爷爷一样激动,想起当我成绩差的时候,不想做作业,不想练琴的时候,妈妈也对我说过“没有一种学习是不吃苦的,没有一个人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绩的!不努力,只会哭鼻子,一点用没有!”多么相似啊,我气过,哭过,想到从小疼爱我的妈妈这么严厉,我就不争气地掉眼泪。其实后来我明白了妈妈很爱我,和故事里的爷爷一样,也很爱他的孙子。

爷爷的话让格雷古瓦觉得“只有心上沉沉的一份重量,让我哭不出来”。

后来爷爷鼓励主人公:“你得重新鼓起勇气。”为了写好给技术中学的申请信,爷爷还给格雷古瓦出主意,他的信写得简单但真诚,有一句话这样说“我不是很胖,有35公斤的希望”哦,原来是这样。信后还附上了他的一个制作图纸。爷爷对他的爱是多么神奇啊!从讨厌学校到积极渴望地去申请一个学校!瞧,这就是爱的力量!

被录取后的主人公通过一次体育课上艰难地完成一个项目彻底变了样。在最艰难的时候,他想到的是爷爷对他说的话,想到的是不想让爷爷失望。

最后原本以为已经去世的爷爷重新出现在格雷古瓦面前时,文章的结尾写道:“……我笑了”。可我读到这里,眼睛湿润了。爱的力量太伟大了!它可以改变一切,只要你有爱,它就会在困难得时候鼓励你,给你勇气和希望。就像格雷古瓦,即使爷爷躺在病床上,爷爷的爱也一直鼓励着他。

35公斤的希望,无数公斤的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919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尘土》读后感_1300字

    《尘土》读后感1300字 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两个字,后悔。 《尘土》这本书我看了非常后悔。我发誓不会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管谁推荐我的书我都要看一部分之后再决定要不要看完。读了…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316
  • 陶渊明评传

    陶潜,字元亮,又名陶渊明。东晋末年文学家。他的诗文不华丽,不矫情,仿佛山野一片野菊,不抢眼,却开的烂漫肆意,生机盎然,捧读其诗,如登高山,如临深溪,如掬清泉,如品香茗,说不尽那份清…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02
  • 风雨后才见彩虹

    风雨后才见彩虹――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做任何事不坚持,正如歌词所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历困难的磨练,怎么得到胜利的果实,是啊,坚持,就…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94
  • 梅花魂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4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今天,我读了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名字叫做《梅花魂》。文中已年迈,七十多岁的外祖父,虽然身在异乡,但心里却时时刻刻想着…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47
  • 读《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读《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800字: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在适应了沙漠单调生活之后提笔写下的,她与丈夫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日常与见闻。文字说不上多么的深刻,倒是其中的许多故事读来幽默…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8
  • 《马兰的孩子》读后感500字

    读《马兰的孩子》有感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更要多读书,多积累。就在前不久我刚读完了一本书-《马兰的孩子》,书的作者是孟奇和杨飞先生,读完之后让…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4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