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教育部“西部教学改革支持活动”贵州重点培育项目遴选暨省级专家培训研讨会的总结
2017年3月22-26日,在关岭参本次会议加从129个市级课题中遴选出50个重点培育项目,以课题为载体推动和落实教育部提出的“立德树人为核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对省级专家进行培训。整个会议历程分为:开幕式,国家级专家培训,论证省级已经初选出10个课题,分组论证其余的119个课题,本次培训研讨总结会,专家组到关岭县各学校考察等。
在开幕式上,国家专家组组长、原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研究员、教育部课改专家成尚荣讲述了贵州省特殊的文化背景就是在贵阳不远地方,有龙场悟道的故事(致心学、知行合一),当时我心里暗暗地高兴,自己正来自于这里。接下来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凤友介绍贵州教育现状和本次精神。以及省教科院院长、省级专家代表赵敏提出“在学上下功夫,在谋上动脑筋,在实上做踏实,在心上作文章”。
国家专家组成员张晓东博士从基本定位、选题原则、合理表达、问题导向、经验提炼、创新表达、过程应用、相关附件等八个方面逐一分析了关于基础教育教学 成果的若干思考。成尚荣组长从智慧、价值观与方法论逐一剖析西部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丰富教学情境中生长智慧。
课题论证时间非常紧,也十分激烈,专家提有些问题也比较叼专,第一天从14:00到19:00才论证10个课题,所以晚上专家将其余课题资料全部审阅,第二天直接进入分组答辩,由专家提问,课题代表回答。针对我校课题答辩,我未等专家开口,自己介绍了来自王学圣地,国家专家组长好像没听清楚,省级专家补充就是龙场悟道的地方,答辩就这样开始了。省级专家对我校课题提了几个问题:1、感觉内容与题目不太相符,内容主要运用数字化平台呈现老师的教反思,并且博客已经早就过时了,我们课题主要是教育局长负责,靠行政力推动做了很多实事;2、题目中为什么要加落后地区?内容中数字化平台和网络都有何以体现落后?3、我们的教育博客有无学生参与或学生作品?我的回答:针对1:借用教育博客来呈现的;针对2:我参加贵阳市教科所组织的教研活动,从修文坐车来好几次差不多结束了;针对3:现在暂时还没有学生参与,有少量学生作品都放上去的;回答完这些问题后,我向专家组请教了一个问题:现在全县都搞良知教育,我正想把良知教育与我们课题结合起来继续做下去,我们的项目名称改为什么比较合适?国家专家组长成尚荣开始叫自己想,而国家专家成员吕林海建议改为“师生共创博客”,一些省级专家提出质疑,博客的价值何在?现在不说博客,微博都很少有去读。我补充了一句我们正在推向微信平台,还有的专家建议了其他名称,国家专家组长成尚荣说名称不能改离太多,又说那就“知行合一平台促进教学反思力提升”,并且反复强调我一定要记好,有贵州特色。
总结会上各组专家反馈论证情况和意见,本次参评课题面比较广有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公办学校、私立学校等;有的课题研究历程长比如贵州民族大学的课题是从七八年代开始研究的,有的课题已经产生大量的经济效益,比如贵州师范大学的创客已经每年两三百周转资金等;课题关注视角比较多有民族民间、课程结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互联网+等等;项目类型比较多有关注山区的、有关注农村的、有关注区域的等等;呈现的问题主要有题目精准性不够,核心概念界定有问题等等。最后,国家专家成员杨建对教学成果改进建议:一对教学成果:1、你的项目针对什么问题?2、你对这个问题采取了什么方法步骤?3、形成了什么样的成果?你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二、申报:1、围绕问题说明自己的价值理论;2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关注什么规则和思想;3、没记下来。三、专家提出意见:1、更明确聚焦问题;2、更深入力心价值;3、从专业层面去想办法;4、更勇于解决问题。四、技术问题等。借项目推动教学改革深度,落实立德树人,项目名称太重要了。黄处长总结会议精神并要求在4月1日之前,将更改后的项目重新申报并且项目负责人不能更改,并且他会对遴选出50个重点项目尽快下文,其他也可是申报为一般性课题。
总而言之,本次培训让我感觉收获颖多,项目名称必须做简而精,要达到从名称就知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