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教师范文网(www.dengyong.cc)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看懂图意,读懂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同时,受到爸爸、妈妈、尊敬长辈的教育。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读懂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受到爱爸爸妈妈的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一、谈话导入
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们,对吗?那么你们爱爸爸妈妈吗?你们平时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第1课,看看书中的这样小朋友是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
板书课题:1.爱爸爸妈妈,请同学齐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
1.实物投影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她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怎么样?
2.学生看图,教师读课文第一段,一边读一边指着图上相关内容。
3.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他们在干什么?
4.请认字多的同学读第二段,再请一名学生用教鞭指图中相关内容。
5.请同学照图再说说。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借助拼读多读几遍。
2.抽读生字卡片。
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4.指名读,教师指导学生标出自然段和句子。(2个自然段,每段两句话)
四、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第一段
(1)提问: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妈妈在干什么?田方是怎样做的?“早晨”是指什么时候?早晨当妈妈扫地的时候,田方看到了想到了什么?田方是怎么做的呢?
板书:早上妈妈扫地,田方擦桌子
(2)讨论:看图说说为什么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3)教师范读指导,注意读出句子的停顿和重音。
(4)学生感悟,体会练习朗读。
(5)指名读,其他同学说说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太好?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从哪儿看出来的?
(3)爸爸在干什么?这时田方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板书:晚上爸爸看报,田方送茶。
(4)为什么爸爸笑了,田方也笑了。
(5)学生自己照着学习第一段读的方法,再读第二段。
(6)同学互读,相互指导。
(7)指名读,然后评议。
4.出示句子。
(1)妈妈笑了,田方也笑了。
(2)爸爸笑了,田方也笑了。
通过读两个句子体现“也”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用“也”练习说一句话。
5.课文中田方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板书:
6.说说你平时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五、小结
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爱爸爸妈妈的事例,非常好!爸爸妈妈是我们的长辈,我们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最后我们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日字头)
2.认识9个生字。
3.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方”字的笔顺。
2.“也”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二、学习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互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
(1)齐读,指名读。
(2)开火车读。
4.做送信游戏,巩固生字的音。读准“早、了、在”的’音。
三、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和字义
1.学生自学生字结构
(1)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笔顺,分析字形结构,数数一共几笔写成,是怎样一笔一笔地写成的?
(2)想想用什么样的识记方法记住这几个字?
(3)想想它的意思,组成词语。
2.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
3.请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汇报时教师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用多种识记方法记忆生字,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及时给予点拨。
早:zǎo上下结构,上边是日,下边是十。教师点拨:“日”是偏旁,在“十”的上面就叫“日字头”。组词:早上,早晨,早起,早饭……
方:fāng上下结构,上边是点,下边是“万”字,也可以用笔画记忆:上边一点,中间一横,下边是横折钩,最后一笔撇。组词:方向,方法,地方……
“方”字的笔顺容易错,学生汇报时教师指导学生伸出小手指进行书空“方”字的笔顺。
了:le读轻声,是独体字。用笔画记忆:横撇、弯钩,第二笔教师强调是弯钩,不是竖钩。组词:吃了,喝了,笑了……
子:zǐ用刚学的“了”来记,“了”加一笔横就是“子”。组词:儿子,孩子,瓜子……
在:zài可以用学过的“土”字来记,一横、一撇,一竖加上一个“土”字,就是“在”字;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组词:现在,正在,在场……
也:yě独体字,用笔画记忆字形:。教师讲解:“也”表示和前面相同,出示句子:妈妈笑了,田方也笑了。让学生体会“也”字的用法。引导学生用“也”说一个句子。
四、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先让学生打开书62页,看第二题,让学生按笔顺描红,记住生字的笔顺。
2.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在书上的田格中把每个字写一遍。
3.让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
(1)指导书写“在”字。
①电脑显示一个带田格的“在”字。
②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笔画位置。
③学生说笔画位置,教师范写。教师强调三个横的收笔位置依次稍长一点,收笔处点上红点。
④学生独立书写“在”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⑤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好。
⑥修改自己书写不好的笔画。
(2)指导书写“也”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也”字。
师问:“也”字的第一笔是什么笔画?()“横折钩”在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出现过?(月)
②电脑出示带田格的“月”字。我们让“月”字帮助我们好吗?
③点击鼠标:“月”字的横折钩变红,跳出来,跳到旁边空白田格上变成“”。注意横长,向上斜,折短。让学生观察占格位置。
④让学生观察第二笔,第二笔写在竖中线上,从上半格中间起笔,过横中线一点。学生说后,点击鼠标书写“竖”。
⑤让学生观察第三笔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说后电脑书写“竖弯钩”,教师强调起笔要低,“竖”写到与第二笔“竖”一样长时慢慢地向右弯的长一些再写“钩”,“钩”明显比上边的笔画出来一大块儿。点击鼠标,出现红色的竖线“”,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竖弯钩”的“弯钩”明显比上边的笔画宽出来。
⑥学生练习书写“也”字。
⑦展示评议。
4.用这种观察方法继续完成书中田格中“了、子、早、方”,每个字写一遍。写后展示评议。
五、学习生字下面的认读字。
(1)自己读,注意读准“晨、拿、桌、灯”的音。
(2)抽读卡片。
六、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1)自己读。
(2)指名读
(3)齐读。
七、巩固练习
1.在生字本上完成生字,每字3遍。
2.读书中62页练习3的句子。
(1)学生自己读。
(2)引导学生说说这3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
课文1.爱爸爸妈妈
小学语文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笔马良的故事,你们想看一看吗?
(播放课件《神笔马良》)
2.看完动画片,你想说什么?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用它画什么?
3.导入:有一个小女孩,她和你一样,非常渴望拥有这样一枝神笔,帮助她实现美好的愿望。于是,她写下了这首小诗,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23课,《假如》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老师已布置让同学们提前和咱们的生字朋友见面了,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可不要说大话,老师检查一下好不好?有没有信心?
1.播放课件6个词语(缩着身子,遥远,健康,寻食,哭泣,操场)
齐读词语,小老师领读(读错了不要跟着读),指名读。
2.词语会读了,现在,生字的好朋友回家了,只剩他自己了,你还有信心读会吗?播放课件生字(良,缩,遥,寻,食,泣,健,康,操)
看看谁最勇敢?带拼音读,齐读。然后去掉帽子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不想读?后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字良,缩,遥,寻可组词说话的形式来加深理解。)
3.交流识字方法,同学们真的是很用功啊!自己就把生字记会了,那你肯定有很多记住生字的好方法吧?说出来让同学们也向你学习学习。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哪个字的?
(预设: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猜谜语,编顺口溜等等)
4.同学们真能干,生字朋友都认识了,如果他们回到了诗歌中,你还认识吗?接下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诗歌中的小女孩都用马良的这枝神笔画了些什么?用横线标出,听明白了吗?(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品读领悟,合作交流。
文中的小女孩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些什么呢?
指名说,师板书(小树,太阳,小鸟,谷粒,西西,好腿)
为什么要画这些呢?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播放课件:三个问题)
(组内讨论)
1、学习第一小节
过渡:同学们刚才讨论的非常激烈,老师相信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哪一小节?
(1)为什么要给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呢?指名说。
为什么小树在冬天就不能快活地成长?(寒冷的北风,怕冷)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她很冷?(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她叹息什么?好像在说……
(2)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早上在上学的路上,你冷吗?为什么?如果你没穿棉袄,会有怎样的动作?
(师生同做缩着头,双手抱紧身体,浑身哆嗦,皱着眉头,体会”寒冷的北风”,“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练读这三个词语。即课件上红色的词组)
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啊!小朋友假如你就是那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小树,老师采访采访你们。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小树小树,你现在最需要什么?(随机提问)
忽然间,寒冷的北风停止呼啸,一轮红红的太阳慢慢升起,温暖的阳光洒在你们身上。小树们,你们现在有怎样的感觉?
看到小树不再害怕寒冷和冬天,快活地成长,小女孩的心里真(开心),我们的心里真(开心)让我们和小女孩一起快乐的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师范读,练读(注意红色的词语),指名读(读出这个愿望的迫切性)。
2、学习第二小节
同学们第一小节读的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把第二小节读好的。和同桌一起,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好不好?
(1)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给小鸟会许多好吃的谷粒呢?
它在等谁呢?
这时候的小鸟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
引导读课文,假如你是那只小鸟,你会想什么?体会小鸟的心情读。
引导读红色词语“苦苦等待,饿的哭泣”。
她在等待什么?
你怎样理解“遥远”?你能用遥远说一句话吗?鸟妈妈可能都飞到哪些地方?
是呀,那么遥远!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的哭泣,此刻,小鸟最需要什么?
当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上好吃的谷粒时,小鸟会怎样?
(2)怎样才能把这一小节读好?指名说一说。
(3)练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小女孩除了对小树,小鸟的关爱之外,她心里最牵挂的是谁?
西西为什么是不幸的?
小朋友如果你的双腿不能活动,你会遇到哪些困难?
可怜的小西西啊!那么多不方便困扰着她,如果西西是你的好朋友,你会对她说什么?
(说话训练:我想对西西说:“。”)
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西西画了一双好腿,让西西和我们一起。“引导体会读”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2.师生配合读,
师:西西有了健康的双腿,她就再也不用,生读:只坐在屋里……
师:西西有了健康的身体,她就再也不用,生读:只坐在屋里……
是呀!西西会和我们一起尽情的奔跑,尽情的嬉戏,她是不幸的,可又是幸运的,因为有个这么善良的小女孩关心着她,同学们,小女孩的三个愿望我们学完了,你们想不想把他们连起来读一读?老师给你们配上优美的音乐,好吗?(生齐读前三小节)
2、学习第四小节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小女孩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从哪里看出来?是呀!小女孩美好的愿望还有很多很多!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人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学习条件都有限,老师这里有一组图片,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吧!
(播放课件:贫苦图片)
孩子们,你想说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爱送给他们,要去帮助他们,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书写爱的语言吧?
(播放课件:写话格式: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
画
找几个写的不错的孩子,放音乐一个一个读。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和小姑娘一样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可是,我们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神笔吗?所以这只是假如.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假如都变成具体的行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呢?(化为具体的行动。(把板书用心形包起来)
小学语文教案篇3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谁呀?(出示图片、课题卡片)你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亲热地叫叫她的名字吧!)
指着:姑、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多好看的棉花姑娘啊!可是,有一天她却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幻灯片:生了蚜虫的棉花),你们想对棉花姑娘说什么?
2、小朋友们多关心棉花姑娘啊,她到底是生了什么病?有没有治好呢?赶快打开书137页,听老师来讲讲这个故事。(师范读课文)
3、交流。(指名多个说,大概了解课文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蚜虫治病斑点啄木鸟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想要讲好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谁来说说,读书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姿势、不认识的字请教、难读的要多读、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真能干,那赶快去读读吧!
2、刚才你们读得可真认真,那么有没有碰到难读的句子呢?
(1)第一自然段:生字多。这里有几句话?都难读吗?
第一句:指名读,读词语:蚜虫,谁记住了“蚜”字?
第二句:谁来读?注意停顿:盼望/(停顿)
读词卡:盼望(在哪儿见过“盼”?)
治病(谁见过这个字?)
齐读第一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复出现的句子,你们会读了吗?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来帮忙吧!”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会读了,重复出现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那就去读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会读得更好!
5、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读课文,该请几个呢?(6,按照自然段)
6、下面我们来赛一赛,一排一排读,看看,哪一排的小朋友读得最好!
四、巩固生字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特别那,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啄、斑)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姑姑、新娘、蚜虫、啄食、斑马、盼星星盼月亮)
3、生字娃娃还很调皮呢,躲在这些句子里面不出来!谁找到了,谁会读?
句子:
(1)盼盼到家,安居乐业。
(2)我的小表弟盼盼把手张开,小鸟用嘴在他的手心啄了一下。
(1)啄木鸟是益虫,蚜虫是害虫。
(2)我终于把姑妈盼来了。
(3)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
五、写字:只、星。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两个字:只、星
2、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上下结构)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你又发现了什么?
4、谁是小小书法家?请小朋友们把这两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六、结束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姑、娘”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不同的益虫与益鸟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字形:啄、斑。字音:盼、娘、治。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图片、幻灯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去寻找有关益虫与益鸟的知识,你都找到了哪些益虫与益鸟呀?引导:——是益虫(鸟),它能——。
2、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图片: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吗?它长着什么样呢?(大大的眼睛,雪白雪白的棉花,碧绿碧绿的叶子)对,它长得那么漂亮,所以我们就称它为“棉花姑娘”。指名读课题,注意正音“姑娘”轻声。
3、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棉花姑娘生病了,你们瞧——(出示生病的棉花图),你看了这样的情景,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归纳为三个问题:⑴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⑵会有谁来给他治病呢?⑶结果病好了吗?
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要求:听清字音,想想刚才自已提出的问题。
2、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尽量把课文读通顺。
3、反馈:
⑴问题一:棉花姑娘得的是什么病?
①出示相关的小节,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注意“盼望、治病”的正音。
③理解:“可恶、盼望”。给“可恶”换个词。盼望这个词说明棉花姑娘的内心非常怎样?
④再次指名读,要求初步读得有感情。
⑵问题二: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吗?
①出示相关的小节,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注意“咧”字音。
③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了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他的心情高兴吗?
④请初步有感情地读课文。
⑶问题三: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①找到相关的小节,自由练读。
②说说从这段中知道了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他长的什么样?
③出示相关的写七星瓢虫的句子,练读。
④师生共同分角色读一读第四小节。
过渡:其实棉花姑娘在这之前碰到很多的小伙伴,只是他们都不能给他治病,他们都是谁呢?(板:燕子,啄木鸟、青蛙)
⑷朗读2-4小节。
①快速读,完成以下练习。
燕子只会捉——的害虫。
啄木鸟只会捉——的害虫。
青蛙只会捉——的害虫。
②同桌选择喜欢的一个小节练读,分角色读。
③反馈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带音节)指名读一读。
姑娘蚜虫盼望治病啄木鸟斑点
2、读单个字,并说说在哪儿见过或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写下词语。
(姑姑姑妈蚜虫盼头治疗斑马斑点)
3、读句子:
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会读课文中的生字,还把生活中的词语请进了课堂,下面就让我们运用他们来了解更多的知识吧!
小小知识库:
①啄木鸟姑娘是大树的好朋友。
②禾苗的脸上长满了黑斑,青蛙马上赶来治病了。
③蚂蚁喜欢吃蚜虫拉出来的蜜。
④猫头鹰天天盼着捉田鼠。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朗读了课文,认识了那么多的生字宝宝,下一节课,我们要更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演一演,好吗?
活动内容:
综合学习七包括“有趣的汉字”“比赛”“把字写好看”“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五项学习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多音字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到汉字的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用不同的方法,比较怎样快。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4、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我的采蜜集)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歌,你们想听吗?放录音。
品读歌词,自己解决不认识的生字,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领会歌词中所蕴涵的情感。
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采蜜集”中摘抄喜欢的歌词,还可以给歌词配上插图。
二、有趣的汉字:
出示两句话,体会“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读音。以比赛或游戏的方式说出自己知道的多音字,并把多音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认识。
三、比赛:
出示一些有特点的字,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查的快,从而总结出认识的字用音序法快,不知道读音的用部首查字法快。
第二课时
四、把字写好看:
1先让学生观察四个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总结出字的特点。
2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结构。
3说一说怎样写才能写漂亮。
4描红写字。
五、读读背背:
1用自己喜欢方式读通句子。
2同坐之间或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对句子的理解。
3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
4课后搜集整理一些珍惜时间的名言。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快乐的“六一”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使学生逐渐养成为自己的制定简单的计划或方案的习惯。
活动过程:
1、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对吗?那你原来的“六一儿童节”都是怎么过的?
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
班内交流,你觉得谁介绍的“六一儿童节”是最快乐的。
2、我们都想过一个快乐、美好的的“六一”,那么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商量一下怎样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出示课题:快乐的“六一”。
3、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怎么把活动场地布置的漂亮一点?都有那些人来参加呢?安排什么样的精彩节目来庆祝节日?……
4、班内交流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之后说一说每套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5、集体总结制定一个合理的,大家都满意的活动方案,并按这一方案去欢度“六一”。
小学语文教案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学情分析
该班共有学生47人,女生26人,男生21人。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活泼、机灵,待人有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之间也团结友爱,极少有打架闹事的事件发生,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老师的教育能虚心接受,知错就改。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课程的调整,还是身心的成长、个性特点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和发现,通过掌握的材料再加以分析,以便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语文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理解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明白成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词语含义。
2明白成语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1播放龙的动画片,(三条上下飞舞的龙,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让学生对龙有一个整体感知。
2谈一谈:动画片中的动物你见过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喜欢它吗?
3古时候有位画家也很喜欢龙,就他画龙这件事还引发了一则成语,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4板书——画龙。认识龙字,你看一看他和那个字很像?你可以怎样记住它。
【意图: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一)听读识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用铅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点个点儿。
2、找到了不认识的字,同学们有信心学会它们吗?(有!)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
3、在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下,你们是不是又多认识了几个字?(是)下面我想请相邻同学互相当小老师,如果同学还有不会的你就主动帮帮
他,如果他读对了,你就在课题旁给他画个。
4、大家读得可真认真,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课文。
【意图: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能保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三、共同探究深入学习
1轻声读第一段,找出画家在哪里画的龙。(出示词语:墙壁。你来指一指教室的墙壁在哪里,观察一下这两个字都有什么?你会认了吗?)
2现在请你来当小评委,评一评画家的画.(课件演示)生即可以评论画家的画,也可以评论画家的技术。(你真是个合格的评委,即评论了龙
的样子,又评论了色彩,看来你也可以当一位小画家啦)
3当时围观的人们是怎样评论的?(课件出示词语:赞不绝口。板书赞不绝口)谁能站在这幅画前来表演一下这个词语的意思。通过表演理解
词语的含义。(你真是一位表演家,这么容易就让我们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谢谢你)你能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吗?
4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画技很高,请你再仔细的观察这几条龙有没有缺点?(观看课件,没画眼睛)这时你想对画家说些什么?
5是呀,眼睛是最重要的部位,难道是他真的忘画了吗?你觉得奇怪吗?你认为应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几句话,自己试着读一读。
6全班齐读第二段,要读出夸赞和惊奇的语气。
【意图:给学生创造一个多角度的想象空间,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表达的欲望,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朗读。】
7面对大家的质问,画家是怎样回答的?你相信他的话吗?为什么?(板书:点睛)
8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画上眼睛后龙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意图: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互相交流想法和看法,给每个学生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9汇报合作学习结果:
a读一读,画上眼睛后的有关句子。(动画演示龙腾空而起。理解词语:张牙舞爪。看了动画你能表演一下什么叫张牙舞爪吗?告诉学生根据
词语表演也是理解词义的一种好发方法。提示:爪是多音字,在这里读zhǎo)(板书:腾空而去)
b能用你甜美的嗓音读出人们的反映吗?(读的太棒了,你真是位小小播音员。)
c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认为是画龙重要还是点睛重要?(理解两个都重要,如果没有形象逼真的龙,即使点上眼睛也不会飞。点睛是很重要的
一笔,它给了龙生命。)
10填一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墙上的龙腾空而去。
11从此有了画龙点睛的成语。现在的生活中也常用到它,你想知道人们用它表达什么意思吗?请你先来读几个句子就知道了。
12出示练习:
读句子比较有什么不同:
这里很美,赛过天堂。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美丽的景色赛过天堂。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使句子意思表达的更具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3总结:画龙点睛常用来形容在说话或做事的关键处加上一笔,使句子或事情更加出色。
四、识字游戏
同学们刚才经过积极发言,激烈的讨论,形象的表演学懂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放松一下,老师请大家吃水果,愿意吗?(课件出示水果果图片)课文中淘气的字宝宝藏在了每个水果后面,你要先读对了它才能吃到水果,想吃的同学请快举手吧?
小学语文教案篇6
1、你们想去游泳吗?看课件演示小鸭说的话。
随着小鸭嘴的张合,配合体态,出示文字: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练习给小鸭子配音。要读出小鸭很想去游泳的心情。自由练、指名扮演小鸭来读。请所有的小鸭来读。
[借助课件动态演示,用配音的手法,多纬度训练孩子的朗读]
2、老师顺势回答:“好啊,我很愿意带你去游泳。”
课件演示:鸭妈妈说的话:“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吧。”指名读鸭妈妈的话。啊(老师作出很吃惊的样子)让小鸭自己去游泳,这鸭妈妈太狠心了,要是淹死了怎么办?
(学生争辩)可能出现的意见:①不会淹死的,如“我们鸭子天生的本事就是游泳。扁扁的身体和我们的脚掌会帮我们游泳”。“小溪里的水不深,不会淹死的。”②要是我,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这样吃苦冒险,我觉得这只鸭妈妈一点都不爱自己的孩子。③鸭妈妈想让它独立学会本领,认为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谢谢你们,现在我知道怎么当妈妈了,我们来好好读读鸭妈妈的话吧。
3、课件演示,学生给鸭妈妈配音,相机指导朗读、齐读鸭妈妈的话。
[通过争辩,发展学生的思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朗读、评议,理解鸭妈妈对小鸭能游泳是有把握的,它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不关心孩子,而是要锻炼孩子,让他们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小鸭听了鸭妈妈的话就自己去学游泳了,没过几天。读最后一句话。(学生说):小鸭学会了游泳。
4、分角色朗读。四人小组合作(旁白、小鸭、鸭妈妈各一人,还有一人当评委。)师生合作(老师读旁白,男女生分别读小鸭、鸭妈妈)
5、分角色表演。
(1)小朋友们读得真棒,有兴趣来演一演小鸭和鸭妈妈吗?和你的学习小伙伴先演一演,自己可以想象一下,小鸭会怎么学,学会后的心情怎么样?它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2)学生上台表演(带头饰),师生共同评议。
6、指导背诵。大家说得真好,你们在生活中都是勇敢的小鸭。真了不起,让我们自己来背一背吧。学生自由背、齐背。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大家的表演真是精彩,又这么快地记住了故事内容,真了不起。课文后半部分小鹰学会了飞翔的故事也很有趣,想继续学吗?好,那就——自己去学吧!
1、教学“自、己”两个字。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自己说说应怎么写,注意什么,然后尝试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评议后再写。
2、自己找伙伴合作,朗读或表演。提示:小鹰怎么对鹰妈妈说?鹰妈妈怎么回答?结果怎么样?
3、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学习结果,集体评议。
4、自由背诵。
[因为第一自然段已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完全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旨在让学生运用前面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感受,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总结延伸
1、学习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但要注意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能出危险。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加强学生安全自护意识。]
2、小鸭、小鹰自己学会了生活的本领,别的动物受到了启发,他们也自己学会了什么本领?
自己学会了游泳。
自己学会了飞翔。
猴子自己学会了。
小狗自己学会了。
蜜蜂自己学会了。
自己学会了。
[课堂的延伸,练习的综合,体现学生知识链的有机结合,强调课堂与生活的贯通。]
四、自主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完成)
1、写写:把学了这篇课文后想说的话写到日记里。
2、演演:回家把这个故事表演给家长看。
3、画画:可以画小鸭子、鸭妈妈、小鹰、鹰妈妈。
4、做做:自己学会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回来介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