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地方,当你再去的时候有没有不同的感受呢?随着年龄的增长,看问题的方式有没有改变呢?年少时读的诗词和书籍,是不是到了不同的年龄再看又有不一样的理解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看三首怀旧诗词,感受不一样的情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个主题第一个就想到了这首词,每次读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其说这是一首怀旧的词,不如说他是怀念曾经年少的自己无忧无虑,强说愁的那个年代。年少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装成很拽、很酷的样子,和自己反差越大越好,年龄增长了反倒愿意做回自己。就像这首诗,不懂愁的时候强说愁,随着岁月蹉跎,见识过愁了,反倒不愿意多说了,或者说对于愁已经麻木了,不想再提起来。这首词真是一首绝妙好辞,道出了一个千百年来不变的规律,不管什么样的人都能从这首词中找到同感,都会引发共鸣。生活的苦难一点都不会少,心灵上的和身体上的,无论什么时代,都会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愁”早就见怪不怪了,识尽千百般“愁滋味”,才真正明白了“欲说还休”的无奈,相信不同的人与这首词的感受一定不一样吧。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字改之。二十年前曾经来过的地方,二十年后再次重游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情,刘过的这首词就表达了自己的这种感受,看了这首词让人唏嘘不已。想要找寻曾经的美好却发现早就物是人非,即使同样的景同样的人,但都不是从前了,毕竟变得最多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心境,是自己的阅历。一句“旧江山浑是新愁”,带来了无尽的忧伤,原来怀旧是这样的折磨,新愁旧愁一股脑的都席卷而来,想要“欲买桂花同载酒,”喝酒忘却痛苦烦恼一醉方休,但是却发现,“终不似,少年游。”少年时的豪迈早就不存在了,年纪大了顾虑的多,少年时的意气风发而今都变成了忧愁与烦恼。这首词本身极具意境,如果联系当时词人所处的大环境就更加耐人寻味了。刘过重访南楼,距上次登览几二十年。而当时南宋朝廷军备废弛,国库空虚,将才难觅,一旦挑起战争,就会兵连祸连,生灵涂炭。词人刘过以垂暮之身,逢此乱局,虽风景不殊,却触目有忧国伤时之恸,他也将这种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词中,忧国忧民的感情和个人的境遇相结合真是满满的感触。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