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一心只为飞天,始终用遨游太空的壮丽航迹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是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聂海胜个人先进事迹介绍五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聂海胜个人先进事迹介绍篇一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聂海胜跪在病床前,抚着母亲的手,哭诉道:“妈,儿子不孝啊!”泪水中,有自责,有担忧,有无奈,更多的是对母亲、对家人的内疚。
转眼归队时间到了,聂海胜守着母亲迟迟不愿动身,直到快耽误赶飞机的时间,在妻子的反复催促下,才一步三回头踏上行程。
都食人间烟火,谁不儿女情长?
航天员心里不是没有家,而是有两个家:一个“小家”,一个“大家”;不是没有爱,而是有两份爱:一份“小爱”,一份“大爱”。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小家”“小爱”;筑梦太空、献身航天,才是“大家”“大爱”。
“望着海胜远去的背影,瞬间我深深读懂了一名航天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定与执着。”
2018年2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航天员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聂捷琳如是说。
丈夫不计个人得失为航天事业倾情付出,身为英雄的妻子,聂捷琳也时刻不忘“与夫俱进”,同丈夫比翼齐飞。
聂捷琳到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工作前,只有中专学历。为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需要,她争分夺秒,利用业余时间补修大专和本科课程,最后考取了高级职称。在动物实验领域,聂捷琳攻克了一个个难题,所掌握的心肌培养等技术,连专家教授都赞叹不已。
这些成绩的取得,对常人来说都属不易,更何况与丈夫长期“两地分居”的聂捷琳。“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致橡树》里的这句诗,也许是对聂捷琳不懈进取的最好诠释。
这些年,作为航天员妻子,家事的累、工作的忙、“分居”的苦,都不算什么,最是挑战聂捷琳身心承受极限的,还是聂海胜每次执行飞行任务。
聂海胜个人先进事迹介绍篇二
“时光不负有心人”,1982年,空军到枣阳一中招人,一心想成为军人的聂海胜踊跃报名,经历了层层严格的体检和考试,他从几百个人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空军学校的一名学员。
进入航空学校只是第一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除了过硬的身体素质,还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凭借着潜心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聂海胜成为了整个飞行大队中第一个单飞的学员。
1989年,聂海胜被分配到一个空军部队担任歼击机飞行员。在部队他仍然保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可危险却纷至沓来。
他在部队主要的工作就是试飞新型歼击机,试飞和飞行员的训练并不同,要求驾驶人员必须检测出飞机每项指标的极限值,这份工作的危险性极大,谁也不知道一架新机型存在什么风险。
聂海胜并没有退却,英勇的试飞。一次试飞中,当他不断加速向高空中飞去的时候,机舱外爆响,飞机开始极速下降,整个机舱内的温度瞬间升高。
凭借着强大的心理素质,聂海胜没有丝毫慌乱,他一边向地面塔台报告,一边冷静地分析问题,排除故障。试了各种办法,飞机仍然没有向地面坠落。
千钧一发的时刻,聂海胜果断做出选择,按下了弹射按钮,在他身后,飞机很快就爆炸了。
记忆力惊人的他在最后一刻牢牢记住了各种仪器的数据,这为研究人员改装飞机提供了关键的参数。由于出色的表现,他被记三等功。
在部队一待就是十五年,聂海胜前前后后驾驶过多种机型,飞行时长1408个小时,是中国最顶尖的歼击机飞行员。本来以为翱翔蓝天就是自己这辈子的归宿,可更让他兴奋的任务正在等着他。
聂海胜个人先进事迹介绍篇三
1996年,为了发展航天事业,国家从优秀的飞行员中招募航天员,听说了这个消息,聂海胜立马积极报名。
成为第一批航天人,三问苍穹
选拔航天员的标准要比飞行员严格十几倍,皮肤、牙齿都要检查,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34岁的他,成为了第一批航天人。
要想真正步入外太空,他需要不断训练身体,低压氧气舱里的训练十分凶险,一不小心就可能危及生命,聂海胜每次都坚持在里面待30分钟。
超重训练更是要人命,仿佛有个几十斤重的大石头压住了胸口,教材要求每次训练不少于60秒,聂海胜硬生生坚持了80秒。
还有其他常人根本不能承受的训练,他都一一扛了过来。为了让自己能够熟练掌握驾驶舱内的每种仪器,他没日没夜地背下来40万字的操作说明。
整天待在模拟仓里操作仪器,全部都熟练了之后,他就关灯训练,最终练到所有动作都是肌肉记忆才肯罢休。
2005年,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向了外太空,看着浩瀚的宇宙,他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每当飞船临近祖国的上空,他都会低头往下看,那是最让他牵肠挂肚的地方。
2013年,他再次出征。队友王亚平觉得聂海胜是整个组里的定海神针,有他在的地方,队员就很安心,什么都不怕。
2021年,57岁的他两鬓已经斑白,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他又一次出征。为了看起来年轻些许,他在出发前,特意将头发染黑。这次航天员去太空要执行多项任务,光螺丝钉都要拧1000多个。
聂海胜,从穷苦人家走出来的孩子,凭借自身惊人的毅力和勤恳的求学态度,一路成长为航天英雄。历经了重重磨难和痛苦,他仍对生活抱有极大的热忱。
当年离家到航校报到的火车上,部队给每个人发了半斤糖果,这些糖果让聂海胜感受到了甜蜜、光明。
带着这份甜蜜他一路勇往直前,为祖国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他值得我们每个人致敬。
聂海胜个人先进事迹介绍篇四
2005年10月,聂海胜乘神舟六号遨游太空。火箭发射那天,聂捷琳在电视上看见丈夫和费俊龙顶着鹅毛大雪踏上出征路,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这天气能行吗?可千万别出什么问题!
火箭顺利升上长空,聂捷琳又担心丈夫在太空能否适应,是否吃饱,会否受冻。她把家里的电视24小时打开,不放过任何与“神六”相关的消息。实在困了,就先迷糊一会儿,突然醒来时,马上搜索“神六”的最新动态。
飞船顺利返航那天,从直播里看到丈夫和队友微笑着走出返回舱时,聂捷琳喜极而泣,哇地一下哭出声。
心头压着的千斤巨石终于落地,那一刻,泪水成了聂捷琳最好的宣泄。
此前,聂海胜两次“飞天”,在太空与聂捷琳“两地分居”共计22天。这次神舟十二号任务,聂海胜和队友预计在太空驻留3个月时间,行程更远,时间更长。
“牵挂是人之常情,但我不太担心。”通过前两次成功飞行,聂捷琳不但对我国目前的航天科技水平充满信心,也调整好了心态,只当丈夫又“出了次差”。
聂捷琳清楚丈夫和队友平时的训练水平,相信他们定能胜任,定会凯旋!
是的,我们都相信!聂海胜将军和他的队友,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如期返航,载誉而归!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鲜花和掌声。捷琳大姐,聂海胜这个常胜将军,除了带给你成功的喜悦,还有——小别胜新婚!
聂海胜个人先进事迹介绍篇五
当初聂海胜想由飞行员转型成为航天员,妻子聂捷琳并不赞成。
作为飞行员的聂海胜,一向是家人的骄傲。他在报名参加航天员选拔前,已经与歼五、歼六、歼七成为莫逆之交,先后驾驶这3型飞机安全飞行1480小时。
1996年的一天,空军特级飞行员聂海胜回到家里,告知妻子聂捷琳自己准备参加航天员遴选。“啥?”聂捷琳以为听错了。聂海胜再次表明自己的想法后,聂捷琳当即否决:“不行!”
是啊,大洋彼岸“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那惊心动魄的一炸,声犹在耳,浩瀚宇宙存在太多未知,丈夫打算问鼎太空,哪个做妻子的能不担心?
聂海胜理解妻子的心情,他没有与聂捷琳当面进行争执。过后几天,他瞒着妻子,偷偷办好了手续。当选拔人员上门征求家属意见时,聂捷琳才知丈夫已“陈仓暗渡”,但她仍坚持不愿松口。
期间,聂捷琳还使出了“离婚”杀手锏,聂海胜就是寸步不让。
一个多月后,聂海胜趁周末领着妻子和女儿出门逛街,转了大半天,哄得妻女十分开心。聂海胜趁机再次请求妻子支持自己“飞天”的梦想。聂捷琳白了丈夫一眼,说:“真是拗不过你!”
见妻子态度有所松动,聂海胜赶紧拨通选拔人员手机,让妻子表态。聂捷琳其实早已想通,丈夫对航天事业如此热爱、如此执著,她又怎忍拖他后腿!于是佯装中了丈夫“圈套”,向选拔人员表示支持丈夫参选航天员。
说完那声“我同意”,聂捷琳将头扭向一边,背着丈夫和女儿,悄悄抹去了夺眶而出的泪水。
1998年1月,34岁的聂海胜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之一,举家迁入北京航天城。聂捷琳所没料到的是,他们夫妻却从此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2022聂海胜个人先进事迹介绍相关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