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大劫杀》读后感1100字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小说,而是一部实实在在的纪实文学。书中的内容绝非虚构,而是一起真正发生过的、血淋淋的大惨案。
本书作者是一位资深记者。他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尽可能克制词汇,用尽可能平实的语言来叙述这场令每一个人都心惊胆寒的、惨绝人寰的大杀戮;从多个角度叙述每个被杀的人被杀的经过。而把探寻大杀戮深层原因的任务留给了广大读者。
在得知被渔业公司欺骗后,加上超长时间的繁重劳动,和与世隔绝的孤独等因素,众人的不满与愤懑的必然的。而船长对这种情况并没有重视,更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合理的办法来排解众人的愤怒,于是,劫船回国似乎成了这些可恨和可怜人们的唯一选择。而当厨师长成了第一个被杀者以后,人们的选择就只有两个了:同刘贵夺和包德一起杀人,成为帮凶;被杀人者杀掉!对了,应该还有第三种选择:自杀!由于对被杀恐惧无边,而又不敢杀别人,而选择自杀!
我仔细看过船上33个人的文化程度。除了马玉超是大专毕业,其他人基本都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低文化水平(基本就是文盲)导致不懂法,也就是法盲;再有就是狭隘的猜疑。文盲、法盲加上毫无根据的猜疑,成了制造这场大惨案的表面原因。其实,他们稍微有点知识,他们在夏威夷附近的时候,开船去夏威夷申请政治避难,这完全是可行的,也有可能成功的,尽管那时已经杀了厨师长,但那时还仅仅是一个人被杀啊。还用得着计划偷渡日本,还用得着杀掉众多的无辜的“可能造反的人”吗?
作者在第二章介绍“鲁荣渔2682号”人物的时候,是这样介绍王延龙的:”
大管轮,辽宁省大连市人,48岁,在西太平洋打开船底阀门,导致“鲁荣渔2682”号进水后失踪; ”。但在后文,当两位日本潜水员到船底检查的时候,仅仅是说进水阀无法修复,并没有说进水阀是人为破坏的。在起诉书中也没提到是王延龙破坏了进水阀。但我宁愿相信作者写的:王延龙破坏了进水阀。如果是这样,王延龙倒是唯一一位船上造刘贵夺的反的人,他没占过同为穷苦兄弟们的鲜血,是他造了杀人恶魔的反,如果是这样,他真的是位勇士,是位英雄。
作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给出他分析出的杀人根本原因,我觉得是个缺憾。另外,所有读者在叹息之余,所最关心的问题就是:那个渔业公司应该负什么法律责任;那个渔业公司对杀人者和被杀者有什么交代。作者在书中没有给出答案。这是本书最大的缺憾。从根本上说,无论是被杀者、杀人者,还是自杀者,都同是渔业公司的受害者。我觉得,这些冤魂不会饶恕那个渔业公司的。
基于以上原因,给本书三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