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革新》读后感1500字
哎,真不知道如何说宋朝!
整个宋朝,应该说是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科学、艺术、伦理的顶峰,然而,对外,他也是中华民族屈辱的顶峰。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宋朝可以成为当时整个世界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为:
从科技发展角度来说
1、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是在宋朝的时代的以真正的广泛的使用的.军事上开始使用了指南针用一军队的行军,并开始广泛的使用火药武器来装备军队.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
1、经济上开始了最早的纸币-交子.这就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只是由于蒙古人的侵略打断了我们的发展.
2、宋朝还是当时最重要的海上的贸易大国,泉洲,明洲都是当时最大海上贸易港口,海上贸易的税收南宋时曾经达到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
四、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未爆发全国性农民起义的朝代,这从 侧面反映了宋朝之富庶。
从人民富裕安定程度来说
1、宋朝也是唯一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因而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创造了前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财富。而丰厚的社会财力使得政府既不必求苛税于民又能保证政府收入。这就缓和了社会矛盾,进入治理国家的良性循环。
2、宋朝也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在此以前,社会呈官僚(军阀、贵族、权豪)和贫民两大阶层分化的局面,前者把持政治经济一切权力,并且依靠世袭传递下去,后者依附于前者。而有宋一代,新兴的市民阶层诞生。他们经济上自足,又有独立的价值追求。比照西方,市民阶层的兴起正是文艺复兴的前夜,令人联想浮翩。
从艺术文化发展程度来说
1、市民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曲艺、说书、小说都在宋代成型并高度发展。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奢华生活让今人尤神往。
2、商业的繁华带来了思想的活跃,宋朝有学生游行之空前绝后之事。皇帝亲为民间书院题名。终南北两朝,仅杀岳飞一大臣(想想前有来俊臣,后有明太祖剥皮实草),且又平反。人人都说宋朱理学禁锢思想,实则这仅为宋朝百花齐放中的一朵小花而已,远不能反映宋代博大思想之全貌。
从政治开明程度来说
1、宋代人具有广泛的人道主义思想,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础。
2、宋代主张藏富于民,尊重私有财产。这是近代西方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基础。
3、宋代结社自由,民众广泛地组织起各种团体,体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公民社会。
整个宋朝,我们以不到其他朝代一半的国土面积,创造了超过22%全球GDP,这是何等的壮举。
国泰民安,国富却不强,我想这是大宋最大的悲哀。
大宋就像一只最大的肥羊,而他的周围又是一群最狠的豺狼,契丹、党项、蒙古,这些豺狼们既凶狠无比,有极其向往和尊重中国的文化。最悲哀的是宋朝的皇帝们是自己把宋朝从原本可以成为最强食肉动物的角色硬生生的变成最壮肥羊的。宋朝消极接受中唐、五代的 教训,着重于推行文官政治,实行崇文抑武,其军制是以牺牲军事效能,以束缚武将才能,降低 武将地位和素质为代价的。宋朝继承自中唐以来丧失养马区的现实,缺乏马源,不重视骑兵的建 设,而古代的骑兵犹如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坦克部队,主要以步兵对抗辽朝、西夏、金朝和元蒙的 骑兵,就处于弱势。加之自北宋建国不久,就逐渐形成“守内虚外”、消极防御等军事传统,故 其武力一直不振,整个时代的尚武精神沦落。逐步实行文臣统兵和宦官统兵,降至北宋末,举国 竟无折冲御侮之将。
算了,分析整个宋朝的得失那应该是历史学家做的事,我个人总体感觉宋朝是最像中国人特质的一个朝代,用简单的几个词概括大概就是:内敛、柔弱、智慧、勤劳、示弱。
哎,大部分历史学家都不喜欢宋朝,其实他们应该知道,宋朝才是最像中华民族特质的朝代啊!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同性(性格)相斥吧?
每天读书一小时,不妨常做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