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慢的是活着》读后感400字
好书总让人欲罢不能,两个中篇,关于亲情,关于人性。女人的喜悦,多半来自于“懂”而非简单的“爱”。“不知死,焉知生”,在舒缓的文字中看见了现实的温情,在生死之中望见了生命的光亮。
“那还能怎么着?账哪能算得那么清?她也不是蓄心的。”她叹气,“死了的人死了,活着的人还得活着。”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肩住黑暗的匣门,放他们到光明宽阔的地方去。”只要仰头还能望见太阳,活着就是很好。乔叶不悲观,她将书名题为《最慢的是活着》,正是想说,生而活着,因为延续和传承,让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变成了最慢。生命也因而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
我和她的真正间距从来就不是太宽。无论年龄,还是生死。如一条河,我在此,她在彼。我们构成了河的两岸。当她堤石坍塌顺流而下的时候,我也已经泅到对岸,自觉地站在了她的旧址上。我的新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她的陈颜。
这多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