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恐龙一样不停奔跑》读后感1800字
写这些话之前,还是想说,最近真是太忙了,之前每天看书健身跑步的节奏全被打乱,有书友问我为什么不写东西了,是真的没有时间,每天累成狗。
这是一个旅行文学盛行的时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更是将所谓的情怀推上神坛。
说到去远方,现在日新月异的世界开始想着办法拉近空间,高速直通,高铁提速,飞机直达…人们总是想着法子快点到达目的地。有人是为了看某地美景而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人是为了朋友圈的几张图片和定位,人文不重要,总而言之,景点地标和四十五度自拍必须有。五花八门,都是为了走出去,只是有人在乎过程,有人在乎结果。
我相信,每一个摩友,大概都是喜欢走在路上的感觉,摔过车,吹过风,大概才是真实的走过。在这里,我并不想讨论交通工具的安全性,也不想说什么“四轮承载肉体,两轮承载灵魂”的情怀,仅仅只是,感受风和自由。
恐龙作为摩旅界的红人,写的这篇文字,文笔算不上多优美,但是踏实的让人身临其境。不过,就算他不说我也明白,大多数也是报喜不报忧,我们看到他完成了一个环中国的壮举,却无法切身体会他所经历的困难。这是一个追寻真我的道路,摩旅孤独而漫长,当所有的激情被恶劣的环境摧毁。其实,想这样摩旅走出去,并一路走下去,没那么容易。
这些年,中国的西北,尤其是西藏,被很多人赋予了一个神圣的光环,朝圣者越来越多,一路的商业气息也越来越浓,一度让我觉得,一切已经变味了。至少,我如果有时间摩旅,我会选择一路北上。
三年前,何可和我说起要骑自行车去西藏,我以为是句酒后的玩笑话,对我来说,那是一段看上去无法理解的方式,谁知后来他和小田真的就那么开始了那段征程。而我,只能能在朋友圈看到他们断断续续的照片,每天祈祷不要出什么事情。而后,我给何可打电话,他告诉我通麦那边又下雨塌方堵路了,小田抛下他,坐别的交通工具去了西藏,而他,不甘心的回了湖南。
后来的某天,我和小田去何可家里给他庆祝生日,三个人几瓶啤酒下肚,我很不识趣的问小田为什么撇下何可一个人坐火车去拉萨。气氛一度有点尴尬,后来还是何可主动说,是自己想骑自行车去,并不想通过别的方式到达,所以他选择了折返。我看着房里他改装的公路车,轻巧纤细,问他山地车去哪了,他话头一转,说准备去之后的环法长沙段。我看到了他眼里的不甘,大概生活的琐碎真是让人无可奈何,我说我骑摩托车陪你去西藏吧!说完这句话,我看到他眼里有一丝光彩闪过。
大概,每个人都有一些牵绊,让我们没法痛快的去做自己想做的,生活也从来不是仁慈的。所以,我认同恐龙说的,说走就走的旅行确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装逼一时爽,最后还不是自己扛。我们总是很难在经济基础和追寻真我之间平衡,强装洒脱从来都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就像文中说的,每一个能在拉萨,在丽江漂的,大概都不简单。但是,所有人都会习惯性展示自己光鲜的一面。
所有的旅行,都有意义,徒步也好,骑自行车摩托车也好,四轮自驾也好,走在外面,安全还是相当重要的。只是,不要妄图让所有人都明白,只有你自己,才明白能怎么审视自己的内心。目的不是意义,朋友圈也不是意义,过程中的人和事,才是旅行的意义。
顺便纠正几个误区……
说起摩友,在如今的社会里,真的算是小团体了。但是,在我的眼中,并不是所有骑摩托车的都是骑士,那些不带安全帽,不戴护具,穿着拖鞋横行霸道的二愣子,我是真心瞧不起。这些人,除了命短,车子声音大,真心没啥吸睛的地方。如今的鬼火少年,还有某些在城市非法飙车的,帅哥靓妹,都是在给这个小团体败坏名声。
其实,我也很希望大众能分清楚,鬼火少年是把排气改成直排,取下了消音器,所以轰隆隆声音大。而重机车,是因为排量大而声音大,这音质上有很大区别,拿我们和鬼火少年比,这锅我可不背。排气可不是
摩托车,并不是只有这种常见的125cc排量的家用车和炸街小踏板,具体细分了很多,比如外形比较战斗的仿赛,线条粗狂凶狠的街车,线条纤细重量轻盈的越野车,坐姿舒适适合跑铺装路面的巡航车,车身高大适应性强的旅行车。
摩托车的品牌,也并不只有国民常见的豪爵、宗申、钱江,还有日本的四大车厂,铃木、川崎、雅马哈、本田,还有意大利的杜卡迪、奥古斯塔、阿普利亚,英国的凯旋等……
最后,希望每一个骑士安全文明骑行,不违法,不飙车。为了风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