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名人传记丛书)》读后感800字
从一个不懂英语的德国大兵到英文流利报界大亨,从《西方邮报》的新兴记者到收购《圣路易斯快邮报》《世界报》,从与政治不沾边到通过报纸参与左右政局,普利策的经历是那么丰富:在军队受人嘲笑的无助,从业初期遇到贵人的欣喜,遇到爱情收获家庭的幸福,来自事业的成就感和伴随的压迫感,以及最后失明,进入黑暗世界与家人常年分居的痛苦与孤独。
他一生的成就已经是一个传奇,身后又留下激励后辈的普利策奖,这与他的忘我刻苦是分不开的,初到圣路易斯,他就投身图书馆,同时兼职于律师事务所,看法律书籍,迫使英文来思考法律条文。在他身体出现问题之后,他妻子对朋友说:“这么多年来,约瑟夫似乎一直在用一种近乎自我折磨的劲头来工作。医生说他需要完全休息,他不能去报馆了。”甚至在他失明之后,他也没有做过安心的享福老人,他仍在努力的培养人才。
所以说他豁得出去时间精力,他真的在用心思考,才换来的肉眼可见的成功。
他的胆识也使他一次又一次地闪耀:第一次做采访,所有记者都离去,只有他还在以他所信仰的方式做采访,没有丝毫躲避。不成文规定:共和党和民主党各自的记者是不允许采访对家会议的,可他偏偏就去了,不顾斥责。做记者时,他有自己的坚持。做报纸时,他同样知道什么新闻是大众需要的,迎合读者,又不失自己原则。
他很拎得清,又很果断。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有顾虑,不能施展自身的全部才华,可其实不用怕的,只有自己立得正,才不会被一些歪歪扭扭的东西干扰。
普利策确实是一个传奇人物了,可他的幸福呢?他作为人夫人父所担起的责任呢?也许是书中篇幅有限未曾及提及,可他一直的长时间专注于工作,后期又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他给妻儿留下了多少没有陪伴的空白?
若二者不能兼得,做一个有抱负的大人物,还是有小幸福的普通人呢?
感谢普利策传记教给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