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长城》读后感1200字
下午再花了二十分钟左右把这本书重读了一遍,为了读懂心中那些挥之不去的谜团,为了能在阅读中挖掘出作者要表达的更深层含义。
开头的描写,这座野长城就像一位迟暮的老英雄,这位老英雄大概不仅指代了蜿蜒雄伟的野长城,同时也暗喻了农民工。他们建造了现代都市,建造了北京,可他们给自己建造不了一座等同牢固的心城。
李占强绑架冯丽丽的原因是两年前坐车时冯丽丽给他让座的善举以及像花儿一样盛开的微笑,这是事件的起因,所以李占强一直忘不了她的笑,一直不停重复要她笑得如同初见一样美好。
我会用我的生命来爱你,你不必用你的生命来等我。每个男生都能和女生说这句话,能和不止一个女生说。能检验的除了事实就是时间。渣男泛滥,男大学生如何,两句喜欢三句爱,七天追不到就say good bye。并不是说都要像农民工一样纵身一跃来证明真心,真的爱你,细节会告诉你,嘴巴不说话,眼睛会告诉你。
再来看全文的发展,从云里雾里的绑架,到拨开云雾见青天,作者的功力是深厚的,基本用两个人的对话勾勒出李占强,冯丽丽,以及冯丽丽男朋友三个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反映出社会现实中一些已经被扭曲了的三观问题。开始看似无厘头的敲晕,绑架,既不谋财,也不害命;事件慢慢发展,农民工颠三倒四的话语开始让人误解他是偏执狂甚至精神病,女大学生几度情绪;情节展开到高潮时,冯丽丽和李占强互相用脏话骂着心里骂的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干涉,却互相倾听,感觉这时的气氛是最融洽的,两个人竟然默契地成为了诉说彼此心境的聆听者。
可能是因为此时的融洽相处,或者是那种年轻人容易产生的自命清高和怜悯泛滥,要么是女人要紧的时刻总容易被情感冲昏头脑,冯丽丽一个准备出国的外国语学院的高材生,从她的角度来说,愿意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报复性地要把自己给一个小学毕业地位低下到不行的戴着民工帽的李占强。如果说此时赌气的成分较多,接近尾声时,她拼命说服李占强不要去他理想中的天堂,承诺愿意真的和他结婚,等他。没人知道如果不是那纵身一跃,如果两人一起下长城,故事又如何发生,冯丽丽不会再次觉得他不配吗,而那个“强奸”了她的照片被李占强割了蛋的农民工又怎么样了?仿佛会有更多扑簌迷离的事情发生,这些迷雾是作者故意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吧。
且说李占强如愿以偿,去了他为了靠近冯丽丽,花了两年时间背会的牛津词典上告诉他的“天堂”,天堂上的云朵有他的父亲,有他的自由,有他的信念。冯丽丽这个名字也是最终才知道的,她也还是笑了,对着李占强的遗体露出他一直想看的花一样美的笑,唱着李占强爱听的《春天里》。他看不看得到,听不听得到,谁知道呢?冯丽丽下了长城后还记不记得这段匪夷所思的记忆,会不会和前男友复合,谁又知道呢?谁当真呢?
大概,只有野长城当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