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山(上下)》读后感1000字
在纳夫塔把枪指向自己的那一刻,一个时代结束了。不,或者说是一种思想的暂时褪去。我不敢妄言塞塔布里尼是胜利者,他失去对手之后表现出的虚弱可见一斑。我刻意使用了"暂时",因为无论是何种思想总有其捍卫者和继承者,它也许偃旗息鼓了但不代表在某一天的早晨我们从酣睡中睁开眼时它不会凌驾在我们头上。
托马斯•曼,正如他在书中所写的,成为一个拥有许多才能的人也胜过有单一才华的人。书中的内容涉及哲学、数学、自然科学、历史、政治学、伦理学、天文、地理、绘画、音乐、神秘主义等等。可见作者知识面之广,而深度对一个故事而言也是恰到好处的。通过主人公,汉斯•卡斯托普——包容,温和,富有同情心,作为观察者的经历带出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我不敢说是客观的,也不敢说是全面的,但至少从塞塔布里尼和纳夫塔无休止的争论中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思想的对抗是没有停息过的,一边是俭朴的共和主义激进者,经验主义者,资本主义的捍卫者,对人文主义无限的赞美,对社会乱像的严厉批判,歌颂人类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这一切给主人公年轻汉斯带来了启迪和不一样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另一方的纳夫塔则是一个诡辩者,天才般的才智让他得以轻而易举地玩弄概念,捍卫着经院哲学的圣神牌匾,他对形而上永恒的拥戴以及对留血的渴望是理性主义与私欲媾合而来的产物,也冲击这汉斯的思想。两个人一直在争论,没有输赢,哪怕是最后结局一方的胜出也不是因另一方的压倒性攻击而产生的,这可以说是全文最为精彩的部分。
贯穿全书的另一个亮点则是对时间的思考,时间是什么?又是何种存在?其存在的前提又是什么?作者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答案仍然模棱两可,或者说这本来就不存在答案,留待读者自己思考。
第三个则是爱情,爱情始终脱离不开肉体的欲望,这是作者给出的答案啊。由各种来自大地的元素组合而成的肉体,哪怕有着高贵的精神,仍旧抑制不住体内来自自然的呼唤。道德伦理的出现不就是为了制约这不受控制的力比多吗?爱情仅仅是情欲得以满足的符号吗?这是个神秘但又根本的话题。
书中还讨论了疾病、梦、权力、孤独等等的话。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根本不可能写出如此的书,仅有才能无才华,那仅是作者的自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