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经典译林)》读后感1100字
从一本分析日本国的书中看到了太多中国的影子,引发一个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国民性的思考。这是我给5星的原因。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最了解日本,这个国家应该是中国。日本的国民性跟中国的国民性太接近了,日本人体现出来的人格特点,中国人几乎全都有,只不过日本人比较极端罢了。或许是太相似的缘故,让我们看不清、看不懂这位自相矛盾的邻居。就像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一样。而本尼迪克特站在一个与中日文化完全不同的美国文化上分析日本,视角就会独到一些,更有可能看清楚一些。
《菊与刀》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三点,这三个因素让我似乎搞懂了为什么日本一直回避二战历史,尤其是南京大屠杀。
第一点是等级制度。相比于等级的高低,日本人更看重“各安其位”。日本人认为每个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是最重要的,哪怕是处在较低的等级,只要你做好你这个等级该做的事情就是好的。当年,也许日本人真的认为中国的等级要低一些,日本人真的认为占领中国、让中国做好低等级国家该做的事情就是在帮助中国。
第二点是对天皇的忠诚。日本人对天皇的崇敬是极致的,对天皇的绝对忠诚在日本人心中是第一位的。当其他价值观跟忠于天皇发生冲突的时候,忠于天皇始终是第一优先级的。对于日本人来说,似乎完成天皇的命令,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意义。既然忠于天皇是最高价值观,那么在那个思想失控的年代,自然没有人去反思侵略中国的错误性。
第三点是耻感文化。保持尊严对日本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不断提及二战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显然会让日本人感受到耻辱。这对敏感、脆弱、高自尊的日本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我以前特别不明白,为什么日本人要自欺欺人呢?二战、南京大屠杀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他们为什么就是不承认呢?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可能的理由: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同样也在掩盖那些不光彩的历史。既然如此,我们要求日本正视历史是不是显得五十步笑百步呢?
既然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强迫日本做到呢?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既然我们要强迫日本正视历史,我们自己首先就要正视历史。真正强大的国家,是可以正视历史黑暗的国家,是可以从历史中涅槃重生的国家,是可以坦诚反思的国家。想要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就需要拥有一群真正强大的人民。
菊与刀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不在于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待日本。这本书对我最大的作用是让我从尝试理解日本人出发,去反思我们中国的国民性。让我们思考中国人跟日本人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让我们了解日本人有什么性格缺点,中国人有什么文化短板。看清对手的同时,也能加深对自我的认知。我们不一定追求百战百胜,但一定要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