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读后感600字
兜兜转转,一次……不知从何意义上讲的回归,卡门青,看完,咂摸咂摸嘴巴,怎么说呢,感觉是吃掉一个很特别的窝头。怎么特别,它挺像初始的窝头,而不是后来专为忆苦思甜加拌进去许多其他东西的窝头。是个真窝头。
卡门青初一开始,笔触挺好,慢慢就……好像德国作家特爱写些长句,翻译功夫不高,往往拿捏不好。而且此作者应该耽于哲学太深了,再圆满的诗意总在不自觉中被有棱角的哲学语调打破。语境遇上语调,咳咳,很难道出感受。
再,黑塞太聪明,聪明地总被聪明控制住,有点像三重门时的韩寒。自古有人大智若愚,极其聪慧。也有大愚若智,应该上不得此类书榜。还有的大智若智,黑塞应该类似这种吧,智的机锋无处不在,易累到观者。
题外地想想,中国社会这个大酱缸有时也有它独到的好处,即,若有朝一日突然在这缸里腻味了,伸伸胳膊弄弄文学,一上来就是成熟的。卡门青其实不太成熟,或者,不太圆融。为名所累?知道自己将来要大大地放一放光,有点等不及?
相比荒原狼,卡门青算不得好,比之悉达多则更逊。东方国土盛产圆融,他应该是在后来接触东方哲学才有的荒原狼猛烈深邃的冲撞与探索,才有的悉达多的更好的回归。
总体,卡门青是少年的青涩的回归。悉达多尽管争议大,回归到底自然了些。
(个人偏见,黑塞的眼神挺有钱钟书的精明,处心积虑的精明。叫人觉得光明一现,又叫人觉得莫名的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