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读后感700字
感触一:原来这么简单。TOC理论实际是一个符合逻辑且每个人思维中都或多或少会有的理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其实也可以把企业视做有生命的有机体,在它的诞生、成长、壮大或衰落的过程中,企业每天都面对无数的问题,包括经常性的、突发的、内部的、外来的,令许多企业管理人员废寝忘食、疲于奔命,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想一想,这些问题背后,到底是受什么东西支配着?有没有什么规律、法则和秩序可循?
感触二:有效产出比所有机器所有工人每时每刻都在工作更重要。与生产有关的理论(包括精益生产),一般都把注意力放在企业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个工序的改善上,认为只要所有环节都能各自做到最好,那么企业整体必然会有最大的改进。高德拉特博士却主张把企业的整体视为一个系统,首先必须准确掌握这个系统内各个环节间的互动关系,然后从进攻最关键的环节入手,整个系统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否则,仅仅个别地改进每个环节,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整体的最佳效果。
感触三:重新认识生产管理原则。我们根本不应该试图平衡产能,我们反而需要多余的产能。我们真正该遵守的规则,是让流量和需求保持平衡,而不是让产能和需求保持平衡。改变不同衡量指标的重要性,从一个世界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毫无疑问都代表了文化的转变。
感触四:TOC也许能解开许多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挠。很多时候,甚至在富裕阶层中,学生学习的动机都是由于父母希望他们达成这样那样的目标,学习对他们来说变得没有意义,他们学习只是因为他们有上佳的环境因素。如果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让他们自己找答案,而不只是给他们答案,并让他们记住,那么从这些孩子身上能够释放出什么来呢?是人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