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值得过吗:托尔斯泰智慧日历》读后感_1100字

《生活值得过吗:托尔斯泰智慧日历》读后感1100字

读好经典的“集成块”

——评《生活值得过吗:托尔斯泰智慧日历》

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玑,连缀成文,是为阐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连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词句段,那么集成块则是文章中的经典观点、名言警句。一个小小的集成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其功能往往超过一大堆零件。

《生活值得过吗:托尔斯泰智慧日历》正是这样的“集成块”。 该书是世界文豪托尔斯泰最为看重的最后一部作品。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15年一直怀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把几个世纪的智慧浓缩于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书中”。本书的问世,使他的梦想成为现实。他精心挑选的贡献者和他们覆盖大范围的哲学观点,读者将通过这本书,与这位世界文豪一道,与苏格拉底、孔子、老子、佛陀、爱比克泰德等伟大的思想家进行沟通,探讨仁爱、道德、人生、信念、自我牺牲、善良、完美、自由、工作等人生命题,增添个人的内在力量,收获宁静与幸福。

对于这样一本名言警句类的图书,有两种阅读观点。一是在于它的益世功能和实用价值。名言警句是人类历史长河里沉淀下来的金子。千百年来,保留着许多对生产生活颇有用处,对世道人心颇有教益的东西。在古代,文人著述、名士谈吐早把引经据典变成自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春秋时,列国公卿集会,通过讽诵古诗章句以示其志。此后,“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情景更是不胜枚举。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熔铸积淀,经典名篇、金句隽语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凝结成语言宝库中的串串隋珠,成为著文抒怀、知人论世时取之不尽的骊渊。通过本书每天的语录,引导我们对真,善,美,爱,包容,财富,人性,暴力,欲望,宽恕,贫穷,富有,帮助,谦逊,等问题进行反思。也引导我们对生活,对真理,对信仰,对世界,对人生,对正义,对美德进行思考。如同封面所言:是本智慧日历。

二是碎片化阅读的担忧。这些片段多来自每位哲人著作中的的观点,尽管精彩至极,也是精华所在,但难免脱离上下文的逻辑联系。经典是一个整体,不可切割。只有用整体时间‘交换’整体内容。摘录式的阅读记忆理解,最多只能起到对经典广而告之的作用,却无法替代经典阅读本身。长此以往,恐怕读者只会记住引以为豪的名言警句,以及望文生义的片言只语,而著作“本身”却离我们愈来愈远。

按第一种观点,该书内容庞杂,写作却简洁而朴实,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哲学笔记。按第二种观点,一次性快读的方法不适合本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从一点引申开来,找来原著,慢慢品读,慢慢享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7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史记》有感400字

    【第1篇】 这几天,我读一本关于历史记载的书,名叫《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他记载了从炎黄时期到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等重要历史。我发现,《史记》,它虽…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88
  • 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400字

    “任何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读书来实现。”我喜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这句话。在里,我读了很多课外书,其中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令我印象最为…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60
  •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1000字

    《沉默的螺旋》读后感1000字: 背景 “沉默的螺旋”的概念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74年发表的《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1980年她出版了《沉默的螺旋》…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40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600字

    【第1篇】 人有情,也有情,最近我看了一本小说叫《荒野的呼唤》。古时的主人是一条狗,名叫巴克。它聪明,忠诚,讲义气,面对困难不屈不挠,任劳任怨,忠心工作。它在雪地上受尽了折磨,后遇…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98
  • 遥远的向日葵之地读后感1000字

    《遥远的向日葵之地》读后感1000字: 某个蝉鸣热烈的夏日午后,翻开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之地》,再次跟随她的笔触走进大西北的茫茫戈壁,游荡在那个尘土飞扬一望无际的荒漠中,感受游牧生…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6
  • 一本好书《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我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名为《装在口袋里的》,作者是杨鹏,笔名为“雪孩”,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和有趣 ,讲述了主角“杨歌”的爸爸变小,是因为每天都讽刺…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3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