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第二卷)新修版》读后感1100字
《鹿鼎记》是香港作家金庸的最后一部长篇武侠小说。该小说于1969年-1972年间创作,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1969年10月24日开始在《明报》连载,到1972年9月23日刊完,一共连载了2年11个月。本书收录于《金庸作品集》中。
《鹿鼎记》中,金庸将虚构和历史人物混为一体,历史在金庸的笔下,要圆就圆,要方就方,随心所欲,无不如意。可以一本正经叙述史实,也可以随便开历史玩笑可以史实俱在,不容置辩;也可以子虚乌有,纯属游戏。
《鹿鼎记》写一个一无所长的人,因缘附会,一直向上攀升的过程。但仔细看下来这个人又决不是一无所长,而是全身皆是本领。他的本领,人人皆有,与生俱来,只不过有的人不敢做,不屑做,不会做,不能做,而韦小宝都做了,无所顾忌,不以为错,所以他成功了。
从撒石灰迷人眼,遭茅十八痛打开始,韦小宝没有认过错,他坚决照他自己认为该做的去做。
这是金庸在《鹿鼎记》中表现的新观念,突破了一切清规戒律,将人性彻底解放,个体得到了肯定。甚至在男女关系的观念上,也释放得彻底之极,韦小宝一共娶了七个妻子之多。
反英雄,反传统,反束缚,《鹿鼎记》可以说是一部“反书”。
宣人性,宣自我,宣独立,宣快乐,《鹿鼎记》又不折不扣,是一部“正书”。
《鹿鼎记》开尽了历史的玩笑,但绝不胡闹。康熙大帝在《鹿鼎记》中突出了这个中国历史上三个最英明的君主之一(柏杨《中国人史纲》中的结论),在书中可见他的英明之处。康熙在书中,是一个上上人物。
韦小宝什么事都干,唯独出卖朋友不干。但结果,他不免被朋友出卖,真是调侃世情之极。
若说《鹿鼎记》不是武侠小说,它又是武侠小说,从洪教主所创的“英雄三招”,就开武侠小说中未有之奇。
《鹿鼎记》中的败笔是刀枪不入的背心和削铁如泥的匕首,但又少它不得。
《鹿鼎记》中有各种各样的赌,参赌者有输有赢。
美刀王下的赌注是他的一生,赌的是莫名其妙的恋情,是胜是负,竟不可知。
吴六奇输得最不明不白。
吴三桂在长期苦战后输个精光。
康熙坐庄,结果各家皆输,庄家独赢。
陈永华跟人下注,赢了轮不到他,注定要输。
洪教主专落一门,结果连老婆都输掉。
韦小宝做帮庄,又见好就收,自然也是大赢家。
阿珂、双儿、洪夫人、曾柔、小郡主替帮庄收筹码,吃红钱,自然也各有所获。
吴应熊输得最惨。
冯锡范不肯认输,死磨到底,输得最不堪。
茅十八一上来就输完。
俄国人想出诈术,结果幸保首领而归,未曾输清。
陈圆圆只在一旁观赌。
九难也在旁观赌,她已无可落注,早已输光。
桑结喇嘛输了手指。
俄国苏菲亚公主是赢家,赢了人,赢了权力。
李自成赌品最差。
韦小宝的赌品最好。
康熙赌品最大方。
《鹿鼎记》在金庸作品之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