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美湿地:黄河故道湿地摄影作品集》读后感1300字
寄情田园:《润美湿地一一黄河故道湿地》读后感。
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黄河故道摄影师,倾情故土,用镜头表达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黄河故道,是黄河流经的轨迹,有黄河的遗韵。“那些因改道而被主流抛弃的河身,孤独地坦露在平原腹地,无奈地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变迁,渐渐与广袤的原野连成一片,融为一体,成为与黄河完全脱离的历 史陈迹,这就是黄河故道,同时也留下了这片故道湿地”。
位于山东单县、河南虞城的黄河故道湿地,是水鸟们的乐园。这里四季分明、生态和谐。草木风物、良田美池成就了湿地润美、淳朴的田园风光。这里的大地,悄然孕育着蓬勃的生机,这里的流水,静默滋养着活力的生灵。
“春天到,夏日雨,秋天的叶,冬的雪”……
春—-“惊蛰的雨融化了故道湿地的冰,温柔的春风把故道吹醒”。
早春的故道,
有水暖鸭先知,
有湖影里的屋舍俨然和抚柳青青;
有老杏新花的疏影横斜,
有色彩纷呈的春花倩影;
还有鹤影排云上,比翼到碧宵的诗情。
这里,
有妁妁其华之桃花,
有黄昏如血残阳斜,
有风中摇曳的芦苇荡,
有碧草丛中的油菜花黄。
这里,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未芽的树干竖琴般弹奏乐章,
还有那老树新枝的生命力量。
夏—-“故道的夏天是一幅画,浓墨重彩点染出她的高雅”
夏韵,
水草肥美,渔人徜徉,
水田里飘来阵阵荷香;
草木葳蕤,白鹭嬉水,
夏雨洗刷后的碧空晴朗,
白云下的草低可见牛羊。
落日的火烧云下有渔歌唱晚,
振翅的群鸟在风中翱翔;
湖中夕阳和草木的倒影,
绘成了半湖瑟瑟半湖黄。
秋—“狭长的故道是一条玉带,你为她变幻着季节的服装”
天凉好个秋。
想到梵高,想到高更,想到莫奈……艺术家用各自的方式,留下秋天之韵,摄影师也不例外。
丰收的麦田,是富丽堂皇的金黄色调。
那幅关于树的《伴》,引我想起《致橡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语言”一一自然的物语,宁静、含蓄。
湖面有夕阳和天空洒落的红与蓝;
两只鹅组成一幅《琴瑟》,一边浮绿水、拨清波,一边曲项向天歌,唱出和鸣的音符。
秋叶静美–枯黄的荷叶为湖面增添一道色彩,知秋的落叶在水中飘零。
三只喜鹊的振翅,各自呈现不同的姿态,为灰空和枯枝的沉闷增添生机和喜悦。
即便天气转凉,湿地的精灵们依然留恋在秋波里,在日暮下翩跹共舞。
冬—-“悄然而至的雪带来了祥瑞,为冬眠的生灵盖上了棉被”
水云寂了。万径人踪灭,但鸟未飞绝,偶有飞雁远鸣,幽禽低唱的冬趣。荷叶被薄冰覆盖着沉睡。万籁拥雪,等待惊蛰时那一声春雷的唤醒。《落日熔金》的景象为湿地增添暖意。
“春飘过 ,夏日至,秋天等待,冬的雪”……
掩卷回眸,
镜头下的四季有画意,偶尔,是水墨的清雅,偶尔,是油画的斑斓;
镜头下的田园有诗情,偶尔含蓄,偶尔激情。
动植物相互映衬,相映成趣, 搭配完美,合作愉快。
“湖蓝”不止一种,春夏秋冬,“湖蓝”有不同的色调。
摄影师的镜头下,枯树、残枝亦是风景,亦会相伴,亦有活力,有另类的美 。
摄影师有发现美的慧眼,用相机定格每一个美的瞬间和感动,用镜头记录和传递目之所及,用专业技术调柔自然的色彩。他们所留存的每一处故道风景,皆令人心向往之。文末有作者的呼吁:生态的平衡也会遭破坏。唯有用心的保护才会被自然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