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读后感2000字
五代十国的五十余年,是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之后最混乱的年代,与春秋战国、三国,以及魏晋南北朝,都属于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唐末的藩镇首领,靠军事割据称霸一方,故这一时期战争频发,政权屡有更迭。自朱温灭唐到赵匡胤建宋,53年间,五家八姓,皇帝轮流坐。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十国指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的割据政权,包括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五代中的朱温是第一代,他是唐末的割据势力,建立后梁。极度厌恶宦官,也讨厌唐廷高级官员。晚年荒淫无度,甚至不顾伦理,性侵大臣之妻妾,还经常召诸子之妻入宫陪侍。
朱温的死对头是唐臣李克用,遗憾的是李克用没有亲手灭掉朱温和他的后梁,但是他的子侄和将领们都很厉害,包括李存勖(李克用儿子)、李嗣源(李克用义子)、李从珂(李嗣源义子)、石敬瑭(李嗣源女婿)和刘知远(石敬瑭爱将)。真的都是猛人!
首先,儿子李存勖灭了后梁建立后唐,其在战场上是位冒死冲杀的猛将,在政治上却是个昏暗无知的蠢人。称帝后,自以为中原已定,敌人已消灭,就开始享乐。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他自取艺名为“李天下”。有一次上台演戏,他自己呼叫了两声“李天下”,一个伶人上去打了他耳光,周围的人都吓出一身冷汗,李存勖也被打得莫名其妙。那伶人嬉笑着阿谀说:“理(李)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听了反而很高兴,命令厚赏了这个伶人。
五代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养子很多,姓氏改起来有点随便。不少养子都成了隐患,因为权力,造成弟兄相残。
因李存勖后期的昏庸,李嗣源兵变杀了李存勖,当上后唐皇帝,他在位期间,战争稀少,屡有丰年,人民获得了短期的喘息。但到后来,大臣安重诲和任圜两人相互争斗,李嗣源又不能明辨是非,先后将他们杀死,使群臣离心。晚年他又多病,这时兵骄将悍,作乱成风。他病死后,其养子李从珂杀掉其刚继位三子李从厚而称帝。
李从珂和石敬瑭长期不和,在位3年,因无力抵挡石敬瑭的进攻而自焚。
石敬瑭为了对抗李从珂,取得辽的支持,对辽卑躬屈膝,50岁认30岁的耶律阿保机为爹,并被封为大晋皇帝,也就是后晋。石敬瑭的做法被后人所谴责的主要是割让土地,不仅使中原失去大片领土,而且使辽国轻易占领了长城一带的险要地区。此后,辽国便可以长驱直入到黄河流域,中间没有了抵抗的天然屏障,为中原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石敬瑭的一世英名也因此毁之殆尽,取而代之的却是百世的骂名。
刘知远是五代后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知远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曾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部下为军卒。当时,石敬瑭为李嗣源部将,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以其军政才能和佐命功而重用,日趋显贵。石敬瑭当了七年儿皇帝死去,养子石重贵即位,后来契丹军大举进兵,石重贵投降,晋朝灭亡。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但不久就病死。其子刘承佑继位,因猜忌密令刺杀在外的大将郭威,郭威被逼起兵反叛,后汉于是被灭,郭威取而代之成立后周。
后周郭威是一个清廉勤政的好皇帝。去世后,因亲生儿子全都被刘承祐杀害,由妻侄柴荣继位。
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他精明强干,志气宏大,决心统一中国。即位后,改革积弊,进一步整肃吏治,均定田赋,整顿禁军,限制佛教,奖励农耕,军力、国力大大增强。他南征北战,先于公元954年亲率大军击败来犯的北汉及契丹军,又于公元956年亲自征讨南唐,攻取了南唐的江淮14州60县,接着,北伐攻打契丹,收复了瀛、莫、易3州17县,后又攻取后蜀的阶、成、秦、风四州。这些成就,为日后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柴荣去世后,就是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于是北宋建立,五代结束。
十国其实就是军阀割据,因为地域不属中原地区,所以难成正统。十国有明主也有昏君,存在时间都比较短暂。其最大的影响就是奠定了诸如广州、长沙、南京、杭州、太原、扬州等名城底子。
后蜀皇帝孟昶的文学修养,在五代十国帝王中绝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所以,也有人笑话他,明明有做文学家的才干,可偏偏做了皇帝。 李煜也是本不想当皇帝却偏偏当上,留下大周小周皇后的风流史。这哥俩在五代十国这个“文学荒漠”中打造了两片“文化绿洲”。
五代十国结束了唐,迎来了宋,但因“千古一帝”的石敬瑭出卖了燕云十六州,造成宋朝长期笼罩在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中,给汉民族带来诸多屈辱。
想来自己的家乡在五代时期就彻底成为少数民族的占领区,今天中华民族也早已是大融合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