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与新物理学》读后感_2200字

《上帝与新物理学》读后感2200字

小孩子对世界是很好奇的,总是会问大人这是为什么,简单的大人回答得了,很难的大人回答不了的,往往会推给上帝(一神论),或者某个神(多神论)。
人类也是如此,早期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等背后的物理原理不了解,于是就只好用上帝或某个神的力量来解释。随着物理原理的一个个被揭示,很多以前需要用上帝的力量来解释的领域,现在我们都可以用物理原理来说明。宗教也就不再说那些领域需要上帝。
对于很多只学了初等物理的人来说,或许以为那些领域仅限于牛顿力学和电磁学能解释的范围,而实际上,二十世纪新物理学的发展,最主要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大理论的发现,使“新物理学对以前属于宗教的问题产生的影响”更加的深入了。
本书主要讨论的就是新物理学怎么解释剩下的宗教认为需要上帝的力量来解释的领域,具体上,“本书的主题是我所谓的四大存在问题:为什么大自然的规律是现在这样的?为什么宇宙是由现在组成它的各种东西所组成的?这些东西是如何起始的?宇宙如何获得了组织?”,简称:定律、内容、起源和组织。
关于这四个问题的讨论在书中异常精彩,作者综合了多方面的意见,很是全面。作为书评,我直接用我的理解简单总结一下(第十六章有作者的总结):
1、起源:经过观测,宇宙在膨胀,那倒推过去,宇宙在几十亿年前应该有个大爆炸。那需要一个上帝来准备爆炸材料并点燃吗(所谓的第一推动)?量子力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很可能宇宙是可以无中生有的。我用自己想的一个数学例子来模拟说明:虚无的情况是0,然后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不断地会从0变为+1和-1这一对,然后这对中和掉,又变为0。但是有很小的概率,会生成+1.000001和-1这样的一对,中和后会留下0.000001,这就是无中生有了。然后宇宙膨胀为现今这样子。
2、组织:如果宇宙是如#1所说无中生有然后大爆炸并暴涨的,那一开始应该是混沌的、无组织的,即熵(无序程度)是很大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的熵会越来越大,即越来越无组织,一片混沌,那要怎么解释现在的这些有组织现象,如星系、人类等等?难道要假设一个上帝,在宇宙起源时安排好了高度组织?作者提出,现在的研究猜测,无组织的一堆物体间的引力的熵是负的,而有组织的物体(如一个星球)的引力的熵则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引力熵是跟空间分布的熵是相反的。于是,宇宙的发展过程中,一堆无组织的东西渐渐变得有组织了(从星际尘埃中生成了星系、星球),空间分布的熵减少了,但引力熵增加了,总的熵应该是增加了,这样就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于是,我们就可以说,我们不需要有个上帝在宇宙起源的时候安排好高度组织。
3、内容:物理学家主要是持还原论的,他们会对一个东西往底层一步步分析下去,从分子找到原子,再找到质子、中子、电子,再找到夸克、中微子等等。随着高速加速器的应用,我们又发现更多的粒子。现在的疑问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种的粒子,是不是有什么基本的原理可以来解释,还是说需要一个上帝来一个个造出来?另外,自然界中存在着四种基本力,为什么不是一种?作者提到,物理学家正在研究超引力理论来希望得出个基本原理,来解释粒子的种类和性质、力的唯一根源等等。其实,还有一个目前大热的超弦理论,目的也是如此。(这本书的原版出版于1984年,或许当时超弦还没发展起来。)
4、定律:即使#3中提到的超引力或超弦理论被发现,我们还有个最终问题,为什么存在这个定律本身???为什么有量子物理(没它就没有#1)?是不是需要一个上帝来定下某几个最最基本的定律,然后由事物按这些定律自己发展?某些人认为说,讨论这问题是没意义的,因为定律本身存在就够了。也有些人的观点是,上帝即是这基本原理(即上帝是物理)。
前面的#3中提到,物理学家主要用还原论的方式来研究世界,而事实上,有很多东西用还原论是解释不了的,比如生命,尽管我们知道它是由一个个原子组成的,但为什么它就能组成一个活物?还有精神与灵魂。这些都需要从整体论的角度去考虑。这些东西是需要上帝才能解释吗?比如上帝给一堆原子组成的肉体以精神和灵魂,于是这肉体活了?作者在第五到七章讨论了这些问题,以及跟还原论相对的整体论。目前,整体论还是很不成熟,将来如果它能解释生命、灵魂等,则上帝在这一领域就不需要了。(我认为,医学可看作整体论的一个分支,而我们知道现在还有好多医学难题,另外大部分医疗基本原理是不清不楚的。)
作者还讨论了时间、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话题。我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它们,以及上面的整体论相关的(生命、精神与灵魂),才是最有意思最有意义的,可惜的是,经过了多个世纪众人的思考和讨论,至今我们还没法得出确切的结论或定律,相比之下,上面的四大存在问题现已有较清晰的回答(尽管有些是猜测)。作者说到:“我才坚持认为只有在我们解开了时间之谜后,才能解开精神之谜。”,真希望能活着等到那一天。
最后,如果你是《三体》的忠实读者,一定要看看第十五章“宇宙的终结”,它里面的猜想想象,在《三体》第三部里写出了。或许我们可以说,大刘跟那些优秀的物理学家想到一块了。
本书属于第一推动丛书之一,在同一丛书中,《生命是什么》从量子物理角度看生命,《时间之箭》讨论的是时间,尤其是它的单向性,《皇帝新脑》讨论了精神和灵魂。这三本覆盖了我上面提到的对普通人来说最有意义的领域,是我将来要看的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09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论语》有感350字

    【第1篇】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97
  • 读《国学经典》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有感

    我熟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懂得它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也就是说: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曾子杀猪》的故事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一天,曾…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605
  • 《你的美好总会有人知道》读后感_1000字

    《你的美好总会有人知道》读后感1000字 嗜睡小姐是个大懒虫,一天24小时,让她躺25个小时都没有问题,嗜睡小姐睡眠质量特别好,活的没心没肺心宽体胖的,困不困只要躺在床上不撑几分钟…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52
  • 《最好的减压方法是学习》读后感400字

    里我读了《最好的减 压 方法是学习》,通过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让我在成长的路上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书中写到和网友见面是不靠谱的,网络生活是我们现在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71
  • 《雨果》观后感600字

    【第1篇】 在这个里,我观看了几部电影,其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一部名叫《雨果》的电影。初看片名,我还以为影片讲述的是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故事。但随着影片的放映才明白,原来故事核心…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130
  • 空城计的故事简介及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空城计的故事简介,三国演义空城计的主要内容简介 空城计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我相信作为中国人,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诸葛亮派遣马谡去镇守街亭,结果马谡不听劝告兵败,让…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