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大传》读后感1300字
读完此书感慨颇多。先说书,再说人,最后说感想。
1.本书为半白话,多有生涩古文言,确实要耐着性子慢慢读。本书线索鲜明聚焦,就是以张居正的生平为时间轴展开人物故事情节。本书占有的材料丰富,详实,不仅有书信奏疏,且有反应时代文化气息的题外照片材料。显示了作者的写作底蕴和为此书做的大量工作。
2.本书为张居正传记体,自然以张居正从生前在世身后,进行了全方位记述。张居正从小天资聪颖,本可以十三岁进士,被伯乐以十六岁进士,以便其日后成大事。为官三十余载,以低调稳妥渐进为原则,深受徐阶影响,成其为师,乃官场老师。在张居正进入内阁做首辅当国之前,可谓潜心遮藏修炼十几载,一直在北京为官,在翰林基层长期无名蛰伏。得到徐阶发现并互为知音,才走上仕途上升通道。等徐阶 高拱下台,张居正走上明朝当国。当然在其之前也曾仕途暗淡,归乡三载,后复出。张居正在世宗离世后成为神宗顾命大臣之一,后来成为唯一顾命大臣,从此独揽朝政。期间任用免职,安置了自己人脉,朝廷内外皆为张居正之人,特别是巡抚安抚等以上级别大员。张居正的政治目标是富国强兵,进行了兴水利,清丈,赋税,考成法,任久之法,宫内节俭等一系列财政银收的政策制度,开源节流,规范纪律。备边备战,议和俺答求的西北边防长期安宁,安排戚继光等守北疆,长期安稳无碍。可以说富国强兵在张居正当国十年,目标都达到了。神宗从幼小即位,至二十多岁,可谓在张居正当国时间,随着自我主张成熟,身心颇受煎熬。造成张居正死后遭到皇上清算,长子自杀算是血偿。纵观朝廷,含内阁,六科,六部,都是在做政治斗争中争权夺利,成为权倾一世的首辅,以便万人之上。可惜张居正为了富国强兵,或者为了自己的政治目标,一直在位,没有及时让权给神宗,造成身后遭遇报复。这是张居正不理智的地方,也许是身不由己,也许是自认忠诚鞠躬尽瘁。
3.人物传记的作用就是汲取人物主人公经验教训优势优点,以便后人学习发扬规避。
优点:张居正努力,低调,谨慎,稳妥,渐进,为人不张扬好斗,脾气不爆裂,属于平和气质。善于借势,知人善任,能忍耐,耐烦躁,韧性,坚持为人做事,从不半途而废,有条理,能抓住机会。
缺点:过于等待机会,伺机而动,缺乏创造机会的行为。自己做事的目标或者政治抱负与皇帝的权利交接之间,没有好的平衡,显示了私欲打破机制。另外,肚量不够宽宏,所用之人,特别是紧邻自己的要职,都是二等三等人才,对自己无威胁,确保当国无忧。这也造成身后事纷繁复杂,不堪入目。
不过总体来看,张居正是一个忠诚不二,一心为国的忠臣。做事务实不务虚,做事有条理稳步推荐。有才能,有成绩!只是在为国尽力的过程中,处于政治斗争,处于政治目标完善,处于朝廷内外理顺,迫于形式不得已不舍放权,当国十年,成绩显著,明朝后者未有。重视自己揽权,但忽略了神宗接棒,在政治斗争中也积累了诸多敌人,一致身后立马被朝野弹劾奏疏,神宗顺便贬斥追责张居正,其后人承担血债后果,一辈子积荫泽披,顷刻间充公没收。人生可谓可悲可敬!生前身后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