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咖啡馆之歌》读后感2300字
孤独有着明晰的着陆感,很多人大概都想借助爱而悬空。
伤心的不仅是咖啡馆,而是作者麦卡勒斯道出的“事与愿违”的人生常态,还有在爱里无一例外表现出的愚蠢,可悲与可怜。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故事很简单,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上,孤僻怪异的艾米莉亚小姐,是小镇上的富婆,她继承了父亲的商店,还拥有一家酿酒厂。艾米莉亚小姐高挑黝黑,肌肉壮硕,像个男人,可小镇上让无数少女为之疯狂、邪恶风流又英俊的美男子马文·马西偏偏疯狂地爱上了艾米莉亚。两年后,他们结婚了。可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十天,原来从头到尾艾米莉亚从未对马文·马西心动过,她不过是想趁机捞一些结婚礼物然后用暴力对待后者再草草离婚。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某个四月的平静夜晚,艾米莉亚小姐长久以来独来独往的孤僻生活却被一个自称为其表哥的驼背男人改变打断了,一向吝啬的艾米莉亚收留了这个外貌丑陋的罗锅,并用最好的一切款待他。艾米莉亚,这个男人一般的存在变得温柔,在小镇开了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咖啡店,供全镇的男女老少消遣时光。毫无疑问,曾被认为是铁石心肠的艾米莉亚爱着罗锅,像冬日回暖,温情起来。许多年后,马文·马西重返小镇要对艾米莉亚进行一场报复,而被艾米莉亚深爱的罗锅却对艾米莉亚小姐的这位仇敌开始着了魔般的爱慕。结尾,马文·马西与罗锅盗走了艾米莉亚的全部值钱家当,并用尽了所有可怕的勾当去伤害艾米莉亚小姐。
一个冷峻,悲情的故事。故事里的三个主人公无一例外地辜负着别人,又被所爱之人辜负伤害。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是如此不可思议,没有郎才女貌的“匹配”一说,倒全部都是出乎意料的、看似“畸形”的搭配。如果认为这样奇怪的爱实在太“超现实”了,现实中的爱情也有一些不大可能是优秀与优秀的“现实”配对。想起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看到的一句话:“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是它们终究不是爱情。”所以,爱不是各个条件的总和不是相加,没法儿像数学题那般精准,倒是像疯画家笔下的颜料没有章法可寻。爱是让人琢磨不透的诡异存在,就是高挑威武的艾米莉亚心甘情愿任身材矮小邋遢自大的罗锅坐在她的肩头。
小说中间有一段话:
“首先,爱情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共同的经验——不过,说它是共同的经验并不意味着它在有关的两个人身上所引起的反响是同等的。世界上有爱者,也有被爱者,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往往,被爱者仅仅是爱者心底平静地蕴积了好久的那种爱情的触发剂。每一个恋爱的人都多少知道这一点。他在灵魂深处感到他的爱恋是一种很孤独的感情。他逐渐体会到一种新的、陌生的孤寂,正是这种发现使他痛苦。因此,对于恋爱者来说只有一件事可做。他必须尽可能深地把他的爱情禁铜在心中;他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全然是新的内心世界——一个认真的、奇异的、完全为他单独拥有的世界…..
至于被爱者.也可以是任何一种类型的人。最最粗野的人也可以成为爱情的触发剂。一个额巍巍的老爷子可能仍然钟情于20年前某日下午他在奇霍街头所见到的陌生姑娘。牧师也许会爱上一个堕落的女人。被爱的人可能人品很坏,油头滑脑,染有不良恶习。是的,恋爱者也能像别人一样对一切认识得清清楚楚——可是这丝毫也不影响他的感情的发展。一个顶顶平庸的人可以成为一次沼泽毒罂粟般热烈、狂放、美丽的恋爱的对象。一个好人也能成为—次放荡、堕落的恋爱的触发剂,一个絮絮叨叨的疯子没准能使某人头脑里出现一曲温柔、淳美的牧歌。因此,任何一次恋爱的价值与质量纯粹取决于恋爱者本身。
正因如此,我们大多数人都宁愿爱而不愿被爱。(个人理解作者是想说去爱的快感要远远大于被爱)几乎每一个都愿意充当恋爱者。道理非常简单,人们朦朦胧胧地感到,被人爱的这种处境,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被爱者惧怕而且憎恨爱者,这也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爱者总是想把他的所爱者剥得连灵魂都裸露出来。爱者疯狂地渴求与被爱者发生任何一种可能的关系,纵使这种经验只能给他自身带来痛苦。”
这段话道出了爱情荒诞的本质:孤独是爱的起点,但是爱情本身又是孤独的黑洞,只能越陷越深,并无法借助爱消解孤寂;爱是超越理性之外的,即便当事人明白并不光彩的现实情况,却仍旧难逃咒语;人们在爱人的过程中恨不得把他的所爱之人“剥得连灵魂都裸露出来”,被麦卡勒斯的这个比喻折服—— 一厢情愿却没有意识的层层施压,所爱之人无法喘息,这大概就是极端强烈的爱情总是以悲剧结尾的缘由吧。
但是就是这样让人丧失理智,荒唐的爱却也是扫除人性中黑暗的神药。作恶多端的坏小子马文·马西,在爱上艾米莉亚之后,不再虐杀小动物,也不再兜里揣着风干的死人耳朵,开始拨弄吉他出入教堂;而死气沉沉的艾米莉亚则在罗锅进入她的生活之后,买了一架钢琴,偶尔参加社交,也不再爱财如命了。
只不过这些翻天覆地的改变最终都被爱人的负心毁灭敲碎。所有的春风,温柔,就是一个季节,没有春风十里,更没有终极一生的春风。从着魔的爱中回归,孤独更加孤独。没关系,生活本身,就是被辜负的。只不过这种辜负没有终点,循环往复,而且时不时给你蜜糖和可可混淆视线。
我想小说唯一夸张了的地方,是艾米莉亚小姐从此开始变得愈加疯癫,消瘦萎缩,还添加一双喜感却悲哀的斗鸡眼。而我们大多数人在刻骨铭心的伤害后能重回正常轨道,过着从此平凡的生活。
结语:孤独,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病症,一些作家都在写孤独,麦卡勒斯抓住了时代脉搏的节奏,她用自己的病与爱创造了一个个孤独的个体,这或许是她为自己所作的画像,一个个都有自己的投影,但这画像或也可让同样孤独的我们了解他人,了解孤独,而不为此感到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