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读后感700字
今天在去扶贫的路上读完“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小说写在普法战争年代,法国战败,一些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同坐在一个车里,准备逃跑。小说里的主人公羊脂球是名妓女,是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女子,作者与众不同地把她作为正面人物描写,并用其与一群以“正人君子”视人的上流社会人物作对比,布雷维尔伯爵道貌岸然,伪君子形象让人毛骨悚然;那些所谓的贵妇人,表面清高孤傲,骨子里全是龌龊;两位修女,一副天真虔诚的嘴脸下面全是对宗教的扭曲理解。莫泊桑对他们丑恶心理的揭露毫不留情,揭示了他们道貌岸然的外表下,自私虚伪连最基本的感恩祖国都荡然无存的肮脏的心灵。在普鲁士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贪生怕死、出卖同胞的样子,从而衬托出被世人视为最下贱的“社会耻辱”的妓女羊脂球却能舍己为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气节和民族尊严,与此同时有证明了只有下贱人——妓女羊脂球才更配得上称之为“高尚的人”。小说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莫泊桑笔下那些假仁义,不懂感恩的伪君子身上,以及那个毫无人情味,充满资产阶级等级观念的社会中,让我们感觉人与人之间真诚地相待是多么可贵!
这部短篇小说集中还有《项链》 、《于勒叔叔》、《珍珠小姐》、《雨伞》、《奥而拉》等都很经典,多个短篇把人的各种性格和内心都完美的刻画出来,篇幅小却十分精悍,看完会有许多对人性的思考,也提醒读者不要活成小说里的反面,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很欣赏莫泊桑说的一段话:“生活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