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新论:古典问题》读后感900字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民主是褒义词,这里既有教育的功劳,也有人认为是天然的语义。但两千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民主发展到极致,同最坏的政体一样。”民主到底容易在哪些地方出错?萨托利潜心十年研究这个问题,对民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正本清源,很多大手术,甚至让我们“触目惊心”。在本书中萨托利提出,现代民主的真谛并不是保护多数,民主制度下的多数永远是赢家,因此无需加以保护。少数才是民主为自身的存在而真正要保护的对象,不然赢者全赢,输者全输,必导致权力约束的消失,极端思想横行。萨托利还对“人民主权论”和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提出了质疑。这是由于启蒙运动以来,“人民”成为唯一的权力来源,在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党人借民主之刀砍下太多头颅,故此后二百年里,人们对“多数人暴政”的担忧,成为民主上空始终无法驱散的乌云。进入二十世纪后,众多学者从现实主义角度,进一步指出所谓“民主”,不过是又一个政治骗局,在任何国家中,政治始终是少数精英的统治,民主的理想,不能保证人民的权力,倒是成了政客专权、欺世盗名的又一块方便招牌。
萨托利指出,真正的民主,远没有字面上那么简单。“人民统治”的价值,仅在于保证每个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同时,提醒人们警惕一切形式的专制。许多人总以“权力掌握在精英手中”而否定民主,萨托利认为,这实在是天大的误会。因为,在现代的选举民主中,权力精英总要为选票竞争。只要权力的核心在动态竞争中保持开放,精英竞争的合力依然能够带来民主的结果。萨托利作为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继承者,既珍视平等在政治中的价值,又特别强调平等仅限于政治领域,反对经济平等。这一倾向,让他的民主理论与福利主义划清了界限。
《民主新论》自1987年出版以来,饱受赞誉,人们盛赞在民主学说上“萨托利的论证没有真正的对手”。1992年《民主新论》由著名学者冯克利和阎克文翻译为中文,先后三次再版。刘军宁教授说:“关于民主政治,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学者周舵说:“如果让我选一本关于民主理论最需要精读的经典著作,无疑就是萨托利这本《民主新论》了。”
特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