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史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读后感800字
什么样的人适合看《哈佛中国史》?
比较出名的外国人的历史书有两套,一套是《剑桥中国史》,一套是《哈佛中国史》,一般公认的说法是,《剑桥中国史》是给研究生看的,《哈佛中国史》是给本科生看的,我想了想我这本科学历,然后默默地选择了读《哈佛中国史》,开始看之后发现这本书也并不简单。
现在我们常看的历史书都或多或少有受《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故事性挺强的,注重的是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读起来比较轻松。但是《哈佛中国史》这套书,内容偏社会学的方向,讲述的是当时的社会现状及这种现状的原因,所以都说他是适合本科生看的书,毕竟还是要有一定起点才可以看的。
所以要看这套书,还是需要有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认知,或者先看上一遍,然后有目的性的去看点儿相关的书,再回来重看这本书。
如何判定一本书是不是值得读?
我觉得不管作者的说法是对是错,只要他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就是值得一读的书。
《哈佛中国史》的好处就是在这,比如第一部秦汉史,他从当时的国际关系、宗族、宗教、法律、农村、城市等等几个角度来分析秦汉的各方各面都是怎么回事儿。
比如为什么社会不支持妇女再嫁支持守节、为什么宗族传承那么重要、为什么秦法要愚民、为什么打仗为什么又不打仗了……很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约定俗成的传统习俗或者事件,书里面给我们讲的是这种传承显示了人性的哪些特点,这种传承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如果放弃了一种传承那原因是什么。
作者引用了很多史料,只阐述事实和推测,没有易中天类的主观臆测,也没有特别强烈的个人情感。可以说是用对待科学的,严谨又客观的态度去研究历史的。
看惯了充满故事性的历史小说,仿佛张仪苏秦都是活生生的人,静下心来看看《哈佛中国史》,这些古人古事身上放佛又带上铜锈,充满了历史感。
看历史,也得偶尔认真一下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