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读后感1000字
对于本书深阅读作者所介绍的目的。对于读者而言明确目的才能显得卓有成效。
市面上此类书籍,一般从选书、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技巧、强化阅读成果四个层次介绍一个读书的逻辑。
一、选书,对于不同阶段,不同人群其角度不同选书也各有方法,但所注意的是,所选书籍是不是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认知。
二、养成读书习惯,根本上是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书中提到,边提问边阅读就很不错。
三、提升阅读技巧,注重内化。
知识,就是一个个词组组成的关系网,然后进行填充丰富(深度与宽度)。
对自己有足够的认知,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或是找方法,把海量的信息进行概括归纳,用思维导图或是读后感的形式进行梳理,才能更有效的内化(这里知行合一)。
1、转换阅读,体验+反思的过程,把书中的精华为我所用。(“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是衡量你读书领会吸收多少的一个检验标准之一。)
2、据点阅读,万法归一。以点成面,抓住本质,举一反三。(提升思的广度,扩宽知识面。)
3、快速阅读,作者在此提出了一个特殊的技巧,就是只读书中的对话部分。通过阅读小说的对话,把握人物关系,略过情景描写,这样也能更上主要情节,而且阅读速度肯定会快。快速阅读并不是“速度”,对于一些重要的场景描写还是要细细琢磨字句分明的读解的,这样才不会错失重要的内容。
四、强化阅读成果
1、在社交网络分享阅读成果,不仅可以获得成就感,提升心理能量,还可以与书友来一场头脑风暴。
2、转换视角+应用,以自己的感性、体验为主体,一些平铺直叙的地方可以跳读,倘若遇到书中有趣的部分,可以稍慢速度进行重读和细读。像这样反复进行快慢结合的阅读,就会逐渐变得能够通过直觉区分书中有趣和无趣、重要和略看的部分了。
3、映射巧用三色笔分清书中主题,比如看一本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就需要边看边记录一些关键的人名、地名和时间等。所以,在读书时,选用三色圆珠笔,在白纸上将关键字或词语记录下来,(这是手绘思维导图的雏形),将圈圈点点箭头曲线把词组间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关系网”,就很容易把握书的主旨和脉络。
相较读书方法《这样读书就够了》还是不错的
一点点观点:理论深入或许不需要,思想的深入必须要,体系没有恒久的完善,适时的调整必不可少。理论不是一定需要,但是理论永远是重要参考依据,只能说现实高于理论,变通更重要,学习和运用之间没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