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见孔子文言文翻译注释和启示

  《子路见孔子》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搜集整理的子路见孔子文言文翻译注释和启示,欢迎阅读。

1、文言文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人恶仕,必近于刑。”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2、翻译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孔子说:“驱赶狂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射穿犀牛的皮,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指教。”

3、注释

  (1)见:拜见

  (2)好:爱好

  (3)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

  (4)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

  (5)益:好处

  (6)释:放;策:马鞭子。

  (7)反:反对,引申为“丢弃”。

  (8)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

  (9)受:承受

  (10)谏:直言规劝,批评、

  (11)圣:通达,明智。

  (12)受学:从师学习;

  (13)重:重视,注重。

  (14)揉同“煣”,用熨木,通过人力加工,把曲的变直,直的变曲。

  (15)犀革:犀牛的皮制品。

  (16)括:扎,束

  (17)镞:(zú):箭头;

  (18)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砺。

  (19)敬:感谢。

4、启示

  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势利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子路不想学习,认为学习没什么用,而孔子循着他的比喻,也用比喻教育他努力学习,认真学习,结果子路心悦诚服。开导别人要有耐心,而且方法要巧妙。人们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4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农桑辑要养蚕收种》文言文翻译

    《农桑辑要养蚕收种》文言文翻译   《农桑辑要养蚕收种》   作者:佚名   《齐民要术》:收取种茧,必取居簇中者。近上则丝薄,近地则子不生也。   《务本新书》:养蚕之法,茧种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9
  • 描写钱塘江的古诗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钱塘江的古诗,欢迎阅读!   【忆钱塘江】…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3
  • “羿,古之善射者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明主,犹羿也,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道者,羿之所以必中也,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1
  • 苏涣疑奸文言文

      正文:苏涣郎中知衡州时,耒阳民为盗所杀,而盗不获。尉执一人,指为盗。涣察而疑之,问所从得,曰:“弓手见血衣草中,呼其侪视之,得其人以献。”涣曰:“弓手见血衣,当自取之以为功,尚…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1
  •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301
  •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原文及译文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原文及译文   这首《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乃姜夔为怀念身在合肥的恋人而作,作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宵节之时。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