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以德威人

文言文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翻译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凭借品德高尚称著乡里。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他已经心怀羞耻,一定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鼓励他改过。”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觉得奇怪便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乡里百姓,凡有争讼曲直的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平素德教影响,有的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回来的,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回来的。可见王烈盛德感化之深,已远胜过刑罚的力量。

注释

  1.选自《后汉书·王烈传》

  2 .少:青年时

  3.师:名词作状语,表示象对待老师那样。

  4.甘:愿意

  5.乞:只求

  6.或:有人

  7.必:一定

  8 .激:鼓励

  9.还:回来

  10.问:询问

  11.遗(布一端):送给,给予

  12.(后有老父)遗(剑于路):遗失,丢失

  13.涂:通“途”

  14.至(暮):直到

王烈介绍

  东汉三国时期人物(141—218)王烈字彦方,平原县(今山东平原)人。生于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卒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8年)。王烈少时师从陈寔,闻名遐迩。董卓作乱时避乱辽东,并多次拒绝曹操的聘请。七十八岁时病死于辽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5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新都县八阵图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新都县八阵图记   杨慎   诸葛武侯八阵图,在蜀者二:一在夔州之永安宫;一在新都之弥牟镇。在夔者盖侯从先主伐昊,防守江路,行营布伍之遗制;新都为成都近郊,则其恒所讲武之场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7
  •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梳理分析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梳理分析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22
  • 元好问《市隐斋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6
  • 爸爸的背诗歌

    爸爸的背诗歌1   爸爸的背是一个摇篮,   任我摇来又摇去,   爸爸摇篮很神奇,   会唱出美妙的乐曲。   爸爸的背是一张书桌,   我愿意伏在上面画画,   画一只小猫,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49
  •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翻译赏析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3
  •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原文及译文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原文   帝置酒雒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