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论弓矢

  《唐太宗论弓矢》选自《资治通鉴·唐纪》,讲述从讨论弓箭的品质好坏得出治理国家的得与失的故事。故事由情至理,由理入情,发人深思!

文言文

  上①谓②太子少师③萧瑀曰:“朕④少好⑤弓矢⑥,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⑦,乃曰‘皆⑧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⑨,则脉理皆邪⑩,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15)悟向⑾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⑿,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⒀,数延见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翻译

  皇上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瑀说:“我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我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我才想到熟悉的东西也不能分辨出好坏.我靠着弓箭平定四方,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况且天下事物,岂能全都知道?”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中书省,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觐见,问他们民间的疾苦,政治上的得与失。

注释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李世民。

  ②谓:对…说,告诉。

  ③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老师。

  ④朕:皇上的自称,我。

  ⑤好:爱好。

  ⑥矢:箭。

  ⑦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弓工:造弓的工匠。

  ⑧皆:全、都。

  ⑨直:笔直

  ⑩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邪:不正。

  ⑾向:从前的。

  ⑿务:事务。

  ⒀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⒁ 数延见: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觐见。数(shuò),屡次。延,邀请。

  15.始:才。

  16、直:竖直。

  17、精:熟悉

启示

  《唐太宗论弓矢》揭示唐太宗的英明主要表现在:1、善于自省。2、善于纳谏。3、关心百姓疾苦。

  唐太宗认为民是治国之本。他说:“欲为君者,能以德和民。”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李世民简介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庙号太宗。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早年随父李渊征战天下,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政变”夺权称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杰出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虚心纳谏,经过主动消灭割据势力,在国内厉行俭约,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终于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兴盛,为后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5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老师的古诗句摘抄

    描写老师的诗句摘抄(一)   1、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   2、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张籍《送稽亭山寺僧》   3、举世不师,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0
  • 对文言文的教学再认识

    对文言文的教学再认识   何谓“文言文”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6
  • “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这两句是说,古往今来,许多人为名为利,心神向往,苦苦追求,但结果都是徒然费神,到头来还是落得一场空。意在刺争名争利之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2
  • 贯云石――【越调】凭阑人 题情

      【越调】凭阑人 题情   元代:贯云石   花债萦牵酒病魔,谁唱相思肠断歌?旧愁没奈何,更添新恨多。   昨日欢娱今日别,满腹离愁何处说?一声长叹嗟,凭阑人去也。   冷落桃花…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39
  • 《宣明五气》文言文

    《宣明五气》文言文   素问·宣明五气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9
  • 论语十二章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