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悔斩张蕴古

文言文

  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鞫其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将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①。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谓房玄龄曰:“公等食人之禄,须忧人之忧,事无巨细,咸当留意。今不问则不言,见事都不谏诤,何所辅弼?如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所司又不覆奏,遂即决之,岂是道理。”因诏曰:“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五覆奏,自蕴古始也。又曰:“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

翻译

  贞观五年,张蕴古任大理寺丞。相州有个名叫李好德的人,一向有疯癫病,讲了些荒谬狂妄的话,唐太宗诏令治罪。张蕴古说:“李好德患疯癫病证据确凿,按照法律不应判罪。”太宗答应对他予以从宽处理,张蕴古私下把太宗的旨意告诉李好德,并和他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弹劾张蕴古,太宗对张蕴古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便下令把张蕴古在东市斩首。不久,唐太宗对自己的做法很后悔,对房玄龄说:“你们吃了君主的俸禄,就要替君主分忧,事无大小,都得留心。如今我不询问,你们就不说自己的看法,看到事情都不谏诤,这怎么能称作辅弼呢?比如,张蕴古身为法官,和狱囚一起博戏,还泄露我的话,虽说罪状严重,但如果按正常的法律量处,还不至于判处死刑。我当时盛怒,立即下令处死,你们竟然不说一句话,主管部门又不复奏,就把他处决,这难道合乎道理吗?”于是下诏说:“凡有死刑,虽下令立即处决,都还得五次复奏。”唐代五复奏的规定,就是从张蕴古这件事情开始的。诏令中又说:“遵照律文定罪,也可畿有冤情。从今以后,由门下省复审,有按照法令应当处死而情有可原的,应将案情抄录奏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5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闲庭草色能留马,当路杨花不避人”的意思赏析

    “闲庭草色能留马,当路杨花不避人” ①闲庭:空庭。 ②杨花:柳絮。  这两句逸句写闲庭无人居住,杂草丛生,足以留马嚼食;柳絮飞扬,用不着去躲避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26
  • 高考文言文则字的用法介绍

    高考文言文则字的用法介绍   1.“则”字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全诗翻译赏析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出自李益《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①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 中秋佳节古诗词100首集锦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3
  •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少时,日记书数千言。父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俾诵读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元泰定四年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狷直忤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7
  • 古诗文的经典名句

      1.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4.柴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