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画扇

文言文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⑤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⑥,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⑦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⑧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⑨随意作行书草圣⑩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⑪府门,而好事者⑫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⑬。遂尽偿所逋⑭,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翻译

  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拖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于是把那人召来询问,(欠钱者)说:“我家是以制扇为职业的,正赶上我父亲去世,而又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说:“暂且拿你做的扇子来,我来帮你开张。”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写画好的扇子交给那人说:“去外面快卖了还钱。”那人抱着扇边流泪答谢边往外走。刚出了府门,就有喜欢诗画的人争着来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来得晚的人想买也买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离开的地步。卖扇子的人于是全部还清了欠款。整个杭州郡的人都称赞感叹(这件事),甚至有感动得流泪的人。

注释

  ①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苏轼曾两次在杭州任职,第一次是熙宁四年(公元1071)任通判;第二次是元佑四年(公元1089)任杭州太守。此事应发生在任通判(掌管诉讼)之时。)

  ② 陈诉:状告。

  ③ 负:拖欠

  ④ 某:我。

  ⑤ 适:适值,恰好碰上。

  ⑥ 不售:卖不出去。

  ⑦ 姑:姑且,暂且。

  ⑧ 发市:开张。谓做生意来了顾客。

  ⑨ 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⑩ 草圣:草书。

  ⑪ 逾:走出。

  ⑫ 好事者:喜欢某种事业的人。

  ⑬ 去:离开。

  ⑭逋(bū):拖欠。

启发

  东坡画扇,出自(宋)何薳(yuǎn)《春渚纪闻》。讲述的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为制扇匠人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使扇子很快卖出,解决了制扇人的欠债故事,体现了他对老百姓的关心,后用来比喻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

  苏东坡是北宋当时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大书法家。他尤其喜欢画枯木竹石,书法则自成一家。东坡画扇这则故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苏东坡的书画在当时的影响,也使我们从中看到他为政宽和,为人仁厚。东坡画扇则比喻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5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不怕鬼》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不怕鬼》阅读答案 原文: 曹司农竹虚言①,其族兄自歙②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3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翻译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古诗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26
  • “太宗立晋王为太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太宗立晋王为太子 十七年夏(贞观),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敕鞫之,反形已具。上谓侍臣:“将何以处承乾?”群臣莫敢对,通事舍人来济进曰:&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8
  • 齐桓公求管仲原文阅读及译文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25
  • 唐诗宿府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杜甫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译文及注释 …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6
  • 矛与盾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矛与盾文言文 矛与盾出于《韩非子·难一》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