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

文言文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选自《国朝献征录》)

翻译

  明朝天顺年间,丰庆担任河南布政使一职,按照程序巡察各县。有一个地方的县令是个大贪官,听说丰庆要来了,就十分害怕,便把银子熔铸成蜡烛的样子送给丰庆。丰庆先前没有察觉,后来侍者告诉他。丰庆故意说:“点燃蜡烛。”侍者说:“点了,可是不能燃烧。”丰庆笑着说:“不能燃怎么能当蜡烛呢?”(于是)仍旧把它装在先前的筐子中。第二天,全部还给县令,并对县令说:“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从今以后千万别再这样了。”县令出来后,更加害怕了,就辞官走了。丰庆也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

注释

  (1)明天顺间:明朝天顺年间

  (2)为:担任

  (3)部:规定,程序

  (4)行:巡视,考察

  (5)墨:贪墨,贪财

  (6)爇(ruò):点燃,焚烧

  (7)辄(zhé):就

  (8)顾:对

  (9)易:更换

阅读答案

  1、字词解释。

  (1)汝烛不燃,可燃者(更换)

  (2)令出,大恐(更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

  翻译:把它装在先前的筐子中,第二天,全部还给县令。

  (2)汝烛不燃,易可燃者

  翻译: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

  3、联系《银烛》全文分析,说说丰庆是个怎样的人?

  答:丰庆是个为官清廉的人。从丰庆不直接揭发县令的行贿之举,反而给对方留下了面子,让他主动辞职,也不失为是做事讲究方法的表现。

  4、《银烛》一文中,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人生在世,都会面临很多诱惑。无论做官,还是经商,还是做学问,它们都会不期而遇。所以,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远离那些容易让自己蒙受诽谤的事情和人物,才能保持自己的名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6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苏轼《晁错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晁错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人物评论文,评论对象为西汉初年景帝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晁错。这篇文章总结了削藩失败是晃错被杀的原因。作者认为,晁错被杀,首先有七国叛乱给皇帝造成的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与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喻老》。概述本篇是主要说明扁鹊见蔡桓公,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却不信任扁鹊,造成最后身死的故事。本文为著名篇章,曾入选课本。 许多人吃不了苦,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0
  •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阅读答案及翻译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9
  •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一、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3
  • 《宋史·李彦颖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   李彦颖字秀叔,湖州德清人。绍兴十八年,擢进士第,主余杭簿。守曹泳豪事酒家业为官监,利其赀具,彦颖争之。泳怒,戒吏煅炼,不得毫发罪。调建德丞,改秩。时宰知其才,将处之学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9
  • 满庭芳(寿平交五十)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月闰清秋,时逢诞节,画堂瑞气多多。遥瞻南极,瑞彩照盘坡。好是年才五十,身当贵、福比山河。无些事,方裙短揭,时复自高歌。欢娱,当此际,香…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5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