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说书

  《柳敬亭说书》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小品文。

文言文

  南京柳麻子,黧黑⑵,满面疤癗⑶,悠悠忽忽⑷,土木形骸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⑹,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⑺、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⑻,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⑼,并不唠叨。勃夬声如巨钟⑽,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⑾,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⑿,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⒀。稍见下人呫哔耳语⒁,听者欠伸有倦色⒂,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⒃,拭桌剪灯,素瓷静递⒄,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⒅,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齰舌死也⒆。柳麻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⒇,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21),故其行情正等。

翻译

  南京有个柳麻子,人长得黑黑的,满脸的疤痕痘印,神态悠闲,体形像土木一样消瘦恬然。柳麻子善于说书,一天说一次书,要价一两银子。要在十天之前就要写给他送来请帖和定金,并约好时间,他还常常不得空闲。南京当时有两个走红的人:一是王月生,另一个就是柳麻子。我听柳麻子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的说白,与小说文本出入很大。他对人物场景的描写刻画,细致入微却又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并不唠唠叨叨。声音洪亮如钟,说到关键处,叱咤叫喊的声音像汹涌的浪涛,把整个屋子都要冲破。武松到店里打酒,店里一个人都没有,忽然他猛地大吼一声,店里空的缸和瓮都嗡嗡作响,振聋发聩。平淡之处都如此绘声绘色,他说书的细微之至可以窥见一斑。主人一定要屏住呼吸,安静地坐下来听他说书,他才开讲。只要看见下面稍微有人窃窃私语,听书的人打呵欠、伸懒腰、脸上有疲倦之色的,他就不说,所以不能勉强他。每次到了三更半夜,他擦拭桌子,剔亮灯芯,用白瓷盏静静地喝茶,缓缓开口道来。他说话的快慢轻重,吞吐抑扬,都是十分合情合理,深入人物和场景的精髓之处。把这世上说书人的耳朵摘下来听柳敬亭说书,恐怕他们都要惭愧地咬舌自尽了。柳麻子相貌奇丑,但是他口齿伶俐,目光犀利,衣服干净舒爽,简直和王月生一样婉丽秀美,所以他们的行情正好相等,都受到人们的追捧。

注释

  ⑴柳敬亭:明末著名说书艺人。本姓曹,名遇春,号敬亭,人称柳麻子。

  ⑵黧(lí)黑:面色黄黑。

  ⑶疤癗(lěi):疤痕。

  ⑷悠悠忽忽:随随便便。

  ⑸土木形骸:将自己的形体视作土木,意即不肯修饰。

  ⑹书帕:包着书和礼金的帕子。下定:下定金。

  ⑺王月生:当时著名的歌妓。

  ⑻白文:当时说书分大书和小书两种,大书有说无唱,小书说兼唱。柳敬亭说的是大书,故称白文。

  ⑼找:不足的地方加以夸张。截:对松散冗长的地方加以删除。

  ⑽勃夬(guài):形容声音浑厚。

  ⑾謈(bó):大叫。

  ⑿闲中著色:在一般人不注意处加以渲染。

  ⒀掉舌:动舌,表示开始说书。

  ⒁呫哔(tiè bì):低声细语。

  ⒂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⒃丙夜:三更时,即23时至第二天凌晨1时。

  ⒄素瓷:洁白的瓷杯。

  ⒅说书:指说书人。

  ⒆齰(zé)舌:咬着舌头不说话,指羞愧。

  ⒇口角波俏:指口齿伶俐。

  (21)婉娈(luán):美好。

赏析

  柳敬亭乃明末一位奇人,本姓曹,名逢春,因罪逃亡改姓名;从此,精研说书技艺,造诣极高,明亡后更借以抒发亡国之痛,动人心魄。其事具见黄宗羲《柳敬亭传》。此文专写柳敬亭高超的说书本领,可谓以奇笔传奇人,为《陶庵梦忆》中别致的名篇。

  此文有三善。第一是剪裁得当,计一当十。全篇不到三百字,却有声有色,不觉其短。作者将概略勾勒与具体描画相结合,虚实相间,遂臻墨妙。一段具言说书定例,须提前十日下定,常不得空,为下文进步突出柳氏“行情”(身价)预作铺垫,必不可少。二段详叙作者耳闻目见柳氏说书之情景,是画龙点睛之笔。作者在千头万绪中,只拣“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一例集中刻画。有简括交代,言其“与本传(指《水浒》)大异”,可见有艺术加工与再创造,“微入毫发”与“找截干净”似是难以得兼的,柳氏却能使之并存双美,可见其得心应口。有具体描绘,说到柳氏善于渲染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便举其说武松到店沽酒,见店中无人,大声一吼,竟使空缸空罐瓮瓮作响,这的确是从细枝求节上将书中角色讲活了。这里不仅使人觉说书人“细微至此”,而且觉得作者文笔亦“细微至此”。这一笔遂使全篇生辉。三段乃概述柳氏一般的行艺风度,即讲态,绝非做买卖似地只图了事,而是以一种严肃自重的态度对待说书,注意听说双方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及艺术效果。或“辄不言”,或“款款言之”,均有理有节,这就突出了一个艺术家(非说书匠)的品格。由于叙写的详略、轻重、虚实处理得当,增加了文字的分量与效果。

  其次是下字考究,铸语洗练。仿此文中的话说,则又口角波俏,行文流利。要写有个性的人,须有个性化的文字,方为上乘。作者深知个中三昧。此文写说书高手,语言也力求话泼生动,绘声绘色。文中多用短句,尤其口字结构的短句,又适当注意短长相间,读来上口悦耳,于无形中为其人传神写照,作用不小。如第二段全部文字,与第三段的“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齰舌死也”数句,既整饬又流走,也可说是“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人筋人骨”,饶有音乐美。此外,文中的“微入毫发”、“找截干净”、“闲中著色”、“口角波俏”等语,同时均为夫子自道,现身说法。

  第三即闲中着色,陪衬绝妙。其文主旨本在赞美柳敬亭的艺术风采与魅力,却不讳言其‘貌奇丑”,而且从头到尾,对此大加渲染,直呼“柳麻子”,形容他“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与此同时,却又拉上个风流妍美的歌妓王月生与之并提,说“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又说“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这样写不仅相映成趣,而且有衬托妙用。那歌妓色艺双全,被人捧红,不足奇;而柳麻子虽丑,却以其技艺生色,同样受人爱重,才可称奇。人们不呼其名,而呼“柳麻子”,反觉亲切,居然昵称。这一陪衬,使得此文更为摇曳多姿。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出生于仕宦世家,早年过着富裕的生活,喜爱游山玩水,通晓音乐戏剧。明亡后张岱曾参加抗清斗争,见大势已去,才隐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不做清朝的官。他在散文上的造诣高,体裁广,文字清新,能把大量民间口语融入到散文之中。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6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这两句是说,征客在这寒江千里之外的地方,关山阻隔,路途遥远,他何时才能回到我的身边?千种思念,万种情怀,都归结到这一问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6
  • “邵道人者,蜀人也。至庆阳,年七十余矣”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邵道人传 李梦阳 邵道人者,蜀人也。至庆阳,年七十余矣。道人不欲言,凡所颐指色授,故莫究所自来,然见之者率知其异人也。道人馆于钟楼街周家,筑土,被衲,无昼夜露坐。郡中诸子弟少年争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9
  •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文言文的修辞和现代汉语的修辞一样,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為了把话说得更好一些,说得更得体一些,说得更為有趣一些。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主要运用了以下一些修辞方法: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29
  •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展示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展示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的内容。   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27
  • 伦奉公尽节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伦奉公尽节》是一则修身故事,作者是范晔。以下是伦奉公尽节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赏析,欢迎阅读。 文言文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5
  • 辛弃疾――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宋代:辛弃疾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