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适楚

  【文言文】

  仲尼①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②承蜩③,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④累⑤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⑥;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拘⑦;吾执臂⑧也,若槁木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⑩,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翻译】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注释】

  1、仲尼:孔子。

  2、适:到,往

  3、楚:春秋时国名。

  4、出,行走,通过。

  5、痀偻:曲背之病,驼背的人。

  6、承蜩:粘蝉,把蝉黏住。承:《说文》:“受也”。粘取。蜩:蝉。

  7、犹掇(duō)之:好像用手拾取一样(容易)。掇:拾取,用手去拿。

  8、有道耶:有门道么?道:办法、方法、规律、窍门。

  9、五六月:指学习经过的时间。

  10、累丸:累叠圆形小弹丸。累:叠起。

  11、不坠:不掉(落)下来。

  12、锱铢(zī zhū):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一两,六铢为一锱。此处喻极微少的数量。

  13、十一:十分之一,形容极少。

  14、 处身:立定身子。

  15、若:好像。

  16、株拘:株:木桩;枸:曲木。枯树根。

  17、 执臂:举竿的手臂。

  18、 唯蜩翼之知:即唯知蜩翼。只能感知蜩翼,其他事物好象不知道、看不见。唯……之知:只注意。之:助词。起宾语(蜩翼)前置的作用。

  19、不反不侧:不反身,不侧视,一动不动。形容精神集中,不因外物影响而乱动。

  20、以:因为。

  21、易:改变。

  22、谓:对……说。

  23、用志不分(yòng zhǐ bù fēn):运用心思,专一而不分散。指一心不二用,不分散注意力。志:心思;分:分散。

  24、凝(níng):专注,专一。

  25、丈人:古时对年老的人的尊称。

  【寓意启示】

  《仲尼适楚》告诉我们:凡事只要专心致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勤奋努力,集中精力,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就能取得成功,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能有所成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6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吴文英《一寸金秋压更长》翻译赏析范文

      《一寸金·秋压更长》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0
  • “曹操在许,谋迎天子”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曹操在许,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制”。荀彧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8
  • 《百家姓.谷》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谷》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 谷》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谷」源出:   一、出自嬴姓。以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谷朗碑记》所载,秦人的先知非…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
  •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朝代:元代 作者:萨都剌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17
  • 描写荷花的诗句

    描写荷花的诗句   1、描写荷花的诗句之《荷花》 作者: 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2、描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6
  • 古诗词阅读鉴赏方法

    鉴赏诗词 高考《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能力中提出了两点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