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犹栽树

  《治国犹栽树》是节选自唐代史学家吴兢《贞观政要》的一篇文言文。

  【文言文】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翻译】

  贞观九年的时候。唐太宗对周围的大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搜刮不停,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注释】

  1)、侍臣:周围的大臣

  2)、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3)、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

  4)、夙夜:朝夕、日夜

  5)、孜孜:勤恳的样子

  6)、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

  7)、稔(rěn):丰收

  8)、足:满足

  9)、致:导致

  【赏析】

  唐太宗认为国家就像一颗大树,而百姓就是树根,如果树根稳固,树就能枝繁叶茂。国家也是这样,百姓富足安乐,国家自然就强盛。

  启示:治国应以民为本,以民为根,关心百姓疾苦,让百姓安居乐业。

  【阅读答案】

  一、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征求不  已:停止

  ② 欲清净  惟:只;仅

  ③遂灭亡  致:导致

  二、翻译句子

  (1)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翻译:那么治理国家就如同栽种树木,(只要)本来的根不动摇,就会枝叶茂密繁盛。

  三、《治国犹栽树》中,你认为唐太宗是个怎样的君王?

  答:勤于政事,心系天下。

  四、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答:百姓不堪。

  五、结合本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答: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六、《治国犹栽树》一文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答:帝王治理国家,让老百姓安居乐士是根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7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骤雨华岳的翻译赏析

      原文:   骤雨   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4
  • 韩愈《伯夷颂》注释及翻译

    原文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93
  •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0
  • 文言文《邓攸弃儿保侄》注释

    文言文《邓攸弃儿保侄》注释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邓攸弃儿保侄》注释,欢迎来参考!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8
  • 周访文言文翻译

    周访文言文翻译   我们学过这么多文言文,就算遇到课本上没有见过的文言文,也应当知道要如何翻译文言文,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周访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借鉴。   周访文言文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9
  • 《双调·水仙子·梦觉》原文及注释赏析

      一、原文。   双调·水仙子·梦觉(唤回春梦一双蝶)   乔吉   唤回春梦一双蝶,忙煞黄尘两只靴。   三十年几度花开谢,熬煎成头上雪。   海漫漫谁是龙蛇?   鲁子敬能施…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