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始为布衣时

  【文言文】

  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尝从人乞食,人多厌之。尝从下乡亭长乞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床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怒,竟绝去。数年后,信封淮阴侯,见下乡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翻译】

  韩信是淮阴地区的人。最初是平民百姓的时候,生活贫穷,没突出的品行,不能被人推举担任官吏;也不能做买卖为生,经常向人乞讨食物,人们都非常厌恶。曾经向下乡地方的亭长乞讨食物好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很担心,于是每天很早就做好了饭,躲在房间里吃。等到了吃饭的时候韩信来了,也不为他准备食物。韩信非常气愤,最终绝交离开。多年之后韩信被封了淮阴侯,见到了下乡的亭长,赏赐百钱,说:“你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人,积德行善的事情未能一贯做完。”

  【注释】

  1.布衣: 平民。

  2.亭长妻患之:亭长的妻子(对这件事)非常担忧。

  3.推择: 推举挑选。推:推举,择:挑选。

  4.具: 准备。

  5.无行:没突出的品行。

  6.治生商贾:做买卖谋生。

  7.下乡亭长:下乡地方的亭长。下乡,淮阴县的属相;亭长,古代十里一亭,设亭长,负责地方治安等。

  8.竟绝去:最后绝交离开。

  9.为德不卒:积德行善之事未能一贯做下去。

  10.始:最初。

  11.得:能够。

  12.为:成为。

  13从:相当于“向”。

  14为:是。

  15治生:谋生。

  16患:担心。

  17从:向。

  18床:房间。

  19乞:乞讨。

  20厌:讨厌。

  21竟:于是。

  22食:食物。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一说山西河津,一说陕西韩城)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7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家姓·时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时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时」源出 ;   一 ; 出自「子」姓。据《世本》所载,春秋时宋国有大夫「来」,受封于时邑。子孙以封邑名「时」为氏。   二﹕一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3
  • ●卷五十五◎奏议十二首

      【转对条上三事状】   元?三年五月一日,侍读苏轼状奏。准御史台牒,五月一日文德殿视朝,臣次当转对,虽愚无知,备位禁林,怀有所见,不敢不尽,谨条上三事如左。   一、谨按唐太宗…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0
  • 招魂

    朝代:先秦 作者:屈原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690
  •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原文阅读

      原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64
  • “近来数夜飞霜重,只畏娑婆树叶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近来数夜飞霜重,只畏娑婆树叶凋”这两句是说,近来几天夜间,飞霜凝重,我只耽心月中枝叶繁茂的树叶凋落。见飞霜凝重,畏月中叶凋,想象丰富,戏言中有浓郁的诗情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28
  •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臯。”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臯。   [译文]  世上难道没有千里马吗?只是人群中很难有能发现千里马的九方臯。   [出自]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