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击鼓

  【文言文】

  周宅酆(也写作“丰”)、镐(1),近戎(2)人。与诸侯约,为(3)高葆(4)于王路(5),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6)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7)至,幽王(8)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9)大说(10),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11)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12)之下,为天下笑。(选自《吕氏春秋》)

  【翻译】

  周朝的都城建在丰、镐(今作“丰都”),接近西戎。(周幽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建一座高堡,把鼓放在高堡上,远近都可以听见鼓声。如果戎寇到了,就以鼓声相传信息,诸侯的军队都要来救幽王。戎寇曾经来过,幽王击鼓,诸侯的军队都来了。纷乱扰攘、热闹欢腾,褒姒高兴地笑了。幽王想看见褒姒的欢笑,于是几次击鼓,诸侯的军队几次来都城都没有戎寇。到了后来戎寇来了,幽王击鼓,诸侯的军队都没有来。幽王就死在骊山山脚下,被天下人耻笑。

  【注释】

  周宅酆(fēng)、镐(hào):周朝建都在酆、镐,都在今陕西长安县附近。宅,定都,这里指处于。酆:古代地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东。镐:古代地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朝曾经建都在这两个地方。

  近戎:接近西戎。戎:西戎,西方的少数民族。

  为:修建

  高葆:堡垒一类的建筑物。

  王路:官道。王,大。

  即:如果。

  尝:曾经。

  幽王:周幽王(前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宫涅(shēng)。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间在位,共11年,谥号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个天子。文中的周幽王是一个昏庸无道,把击鼓示警视同儿戏,结果失信于诸侯,招致灭顶之灾的人。

  褒姒(bāo sì):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

  说:通悦,快乐,喜悦。

  数(shuò):多次,屡次,下同。

  骊山:山名,又作“丽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

  【启示】

  周幽王的过错在于失信于诸侯。

  启示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优秀品质。不要像周幽王一样,戏弄别人最终没有好下场。丢掉了“诚信”,不仅害人,也会害己。这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牢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平常人要讲诚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为官者要取信于民。执法者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可玩忽法令,对于上级的指令不要盲目听从,要自己冷静判断事情的对与错,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7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经注·漯水》“桑干枝水又东流”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桑干枝水又①东流,长津委②水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③水,渊潭相接,水至清深,晨凫④水夕雁,泛滥其上,黛甲素鳞⑤水,潜跃其下。俯仰⑥水池潭,意深鱼鸟⑦水,所寡惟良木⑧水耳。 【注】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2
  • 文言文“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原文翻译

    勃著《滕王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l…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4
  • 《逸周书卷十铨法解》文言文

    《逸周书卷十铨法解》文言文   《逸周书卷十铨法解》   作者:佚名   有三不远,有三不近,有三不畜。敬谋、祗德、亲同,三不远也。听谗自乱、听谀自欺,近憝自恶,三不近也。有如忠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0
  • 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

    吴文英 春晚感怀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58
  • 《齐国佐不辱命》文言文鉴赏

    《齐国佐不辱命》文言文鉴赏   《齐国佐不辱命》通过齐国使臣宾媚人不辱使命的表现,谦谦君子的风度、超凡的勇气和他大义凛然的正气,反衬出晋国的霸道和无理,以及齐顷公的软弱无能。   …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3
  • 《野望》

    翁 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 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 忽于水底见青山。 包括翁卷在内的“永嘉四灵”,诗格狭小,才力也弱,然其作品的佳处即在有一种灵秀之气,给人以清新淡雅的美…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