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逵勤学

  《贾逵勤学》出自《拾遗记·卷六·后汉》,作者是王嘉,讲的是东汉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年幼时聪明好学的故事。

  【文言文】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 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也。”

  【翻译】

  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赞。听到邻家读书,她每天早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贾逵到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回答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居家里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的全记得。”到了十岁,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纸来写字,有时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在他住家的街巷里,每当人们看到他刻苦好学,都称赞他是亘古以来也无与伦比的。后来许多学生来向他求教,有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背着孩子住到他的家门附近,贾逵就一一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给他一些粮食作为学费,积累起来都装满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

  【注释】

  明惠——聪明智慧。惠,同“慧”,聪明。

  无嗣(sì)——没有儿子。嗣,子孙后代。

  归居——回娘家居住,这里指因无子而被丈夫休弃。

  以贞明见称——因为能守节和聪敏被人称道。

  暗诵——默读。

  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扉屏——门扇屏风。

  且——“且……且……”,相当于“一边……一边……”。文中是说一边读一边记。

  期(jī)年——满一年。

  《六经》——指儒家的六种经典著作,即:《诗》、《书》、《易》、《礼》、《春秋》、《乐》。

  《三坟》——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指的是伏羲、神农、黄帝之书。文中是泛指古书。

  《五典》——传说中的古书名,指少昊(hào),颛(zhuān)顼(xū)、高辛、尧、舜之书。文中是泛指古书。

  闾里——里巷。闾,是古代里巷(类似现在街巷)的门。

  襁负——用布带子把孩子捆在后背上背着。

  舌耕——以舌代耕,旧时指靠教书为生。

  【阅读答案】

  1.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贾逵年五岁,聪惠过人。

  (2)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

  2.结合文意,说一说贾逵成长为大儒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1)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2) 我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

  2.主观原因: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客观原因:受了姐姐好学和邻家人好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7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诗客至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杜甫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至译文及注释 …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6
  • 王安石《伤仲永》原文

    王安石《伤仲永》原文   《伤仲永》本文见闻得当,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下面是其原文,欢迎阅读:  伤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5
  •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这两句是说,天河在转动,飘荡着的流星,泛起缕缕银光;天河之滨,星云如水,似在流淌,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这是诗人仰望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 “古树含风长带雨,寒岩四月始知春。”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古树含风长带雨,寒岩四月始知春。”这两句是说,龙泉寺位于山的绝顶,高耸入云,古木丛茏,风起随之雨来;气候高寒,直到四月春天才能到来。两句全状绝顶之高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3
  • 中考文言文的虚词用法总结

    中考文言文的虚词用法总结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6
  • 《徐孺子祠堂》

    黄庭坚 乔木幽人三亩宅, 生刍一束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 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 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 池水年年到旧痕。 这是一首吊古咏怀的诗,即借对…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