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偁拜师

  《崔景偁拜师》是清朝张惠言写的一篇文言文。

  【文言文】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翻译】

  我当初在京城认识景偁,和(他)结交为朋友,景偁按照长兄的态度来照顾我.几年后,不久又向朝南坐的我下拜,请求做(我的)学生.我感到惭愧并谢绝了,但对方不同意.(景偁)说:“我跟从您,并不是为了在科举考试中图取功名啊.先生您不写世俗的文章,也不是个庸俗的人,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

  【注释】

  1、余:我,指本文作者张惠言。他是清代文学家。

  2、北面承贽(zhì第四声):拜师。北面,面朝北,即向朝南坐的老师下拜。

  3、发策决科: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

  4、庶几:有希望。

  5、偁之从先生:偁之所以跟随您。从:跟从,跟随。

  6、为:成为。

  7、为:写。

  8、为:做。

  9、既:已经。

  10、.弟子:学生,门徒。

  11、谢:拒绝。

  12、已而:不久。

  13、从:跟随。

  【赏析】

  这篇哀辞开门见山叙述师生渊源,崔景偁不为世俗之文,不为世俗之人,择师无所攀援,治学无所炫耀,这里既是赞赏崔景偁,也是作者隐然以韩愈自任。其后叙其才艺为人只是简略带过,表示了对崔景偁不获骋志而早逝的痛惜。

  【作者介绍】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生,嘉庆七年六月十二日卒。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8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试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试题   约不可失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4
  • 文言文《陋室铭》重点句子赏析

    文言文《陋室铭》重点句子赏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解析:开头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仙之于山,龙之与水,定不陋也。如此立论,颇有一锤定音之势。以不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9
  • 文言文阅读题语文寒假作业

    文言文阅读题语文寒假作业   (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5
  •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永遇乐》全词翻译赏析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译文]  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看那山中的归路,苦苦地思念着故乡家园。    [出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27
  • 欧阳修《仲氏文集序》“呜呼!语称君子知命”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仲氏文集序 欧阳修 呜呼!语称君子知命。所谓命,其果可知乎?贵贱穷亨,用舍进退,得失成败,其有幸有不幸,或当然而不然,而皆不知其所以然者,则推之于天,曰有命。夫君子所谓知命者,知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3
  • 文言文若夫淫雨霏霏解答题

    文言文若夫淫雨霏霏解答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3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