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鄙之僧

  【文言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翻译】

  天下的事不分困难容易,认真去做再难的事也能迎刃而解,不去做,那么再容易的事都会变的困难。人去做学问没有难易之分,去学就行。

  四川边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很贫穷,其中一个很富裕。贫穷的和尚对富裕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普陀山)去,你看怎么样?”富裕的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贫穷的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裕的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普陀山),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裕的和尚。富裕的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裕的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贫穷的和尚吗?

  因此,天资聪明和敏捷,虽然可靠却也不可靠看,倘若仗恃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那就是自毁前程的人。愚笨和平庸,可能会限制人,却也限不住人,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那就是能成就自己的人。

  【注释】

  乎:吗?表示疑问语气

  人之为学,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之:代词,它,指知识。

  亦:也。

  则:如果……那么

  者:……的事情。

  蜀:四川。

  之:助词,的。

  鄙:边远的地方。

  语:读(yù)音,告诉,对…说。

  于:对。

  欲:想要,要。

  之:到…去,往,到。

  何如:如何,怎么样?

  子:你。

  何:怎么样?(商量语气)

  恃:凭借,倚仗

  往:去。

  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

  足:足够。

  数年:几年。

  买舟:雇船。

  下:顺流而下。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明:次,下一个

  自:从。

  还:返回

  以:介词,相当于“把”、“拿”、“将”。

  惭色:惭愧的神色。色:神色,脸色。惭:羞惭。

  去:距离。

  南海:此指普陀山(佛教圣地,属浙江省舟山群岛)。

  至:到达。

  焉:加强语气的助词。

  立志:树立志向。

  顾:还,反而。

  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道理寓意】

  《蜀鄙之僧》论证了“天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学则易,不学则难”的观点,将文章所论述的道理寄寓于故事之中,对比的间接的论证了文章的论点,生动形象地启示人们:只有立志为学,才能化难为易。

  《蜀鄙之僧》文中暗喻天资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人的天赋才资并非决定学业有否成就的条件,只有通过主观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8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来日大难李白拼音版及意思

    “来日大难李白拼音版及意思”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来日大难李白拼音版 《 来lái日rì大dà难n&a…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1
  • “耿定向,字在伦,黄安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耿定向,字在伦,黄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除行人,擢御史。严嵩父子窃政,吏部尚书吴鹏附之。定向疏鹏六罪,因言鹏婿学士董份总裁会试,私鹏子绍,宜并斥。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2
  •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 )避,琴坏…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208
  • 《卜居》《渔父》阅读答案及翻译

    卜居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甲)而蔽障于谗。(乙)心烦虑乱,(丙)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①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 《九歌·东皇太一》的原文及译文

      《九歌·东皇太一》此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东皇太一的敬重、欢迎与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赐福人间,给人类的生命繁衍、农作物生长带来福音。下面我们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93
  •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阅读答案及翻译

    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宋)欧阳修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