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猷雪夜访戴

  【文言文】

  王子猷居山阴⑵,夜大雪,眠觉⑶,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⑷。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⑹。忽忆戴安道⑺。时戴在剡⑻,即便夜乘小舟就之⑼。经宿方至⑽,造门不前而返⑾。人问其故⑿,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翻译】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注释】

  ⑴王子猷:名徽之,字子猷。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⑵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⑶眠觉:睡醒。

  ⑷皎然:洁白光明的样子。

  ⑸因:于是。

  ⑹左思:西晋文学家,字太冲。招隐:田园诗名,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

  ⑺戴安道: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谯国(今安徽省北部)人。学问广博,隐居不仕。

  ⑻时:当时。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州。

  ⑼即:即刻。便:就。就:到,去。

  ⑽经宿方至:经过一宿的功夫才到达。经:经过。方:才。

  ⑾造门不前而返:到了门前不进去就返回了。造:到、至。

  ⑿故: 原因。

  【赏析】

  《王子猷雪夜访戴》是一篇记述日常生活小事的精致小品,通过写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兴尽而返的故事,体现了王子猷率真,任性张扬个性,追求事实的过程,而并非结果,是一个性情潇洒的人,也反映了当时土族知识分子任性放达的精神风貌。

  王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有其父必有其子。王子猷在一个雪夜醒来,突然想起了老朋友戴安道,便连夜乘舟前往。这已是一个不寻常的举动了。小船行了一个晚上,天亮时到达朋友的门前,他却又掉头回去了,这就更令人莫名惊诧了。但王子猷有自己的说法:“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这个“兴”字用得好,它是这篇文章之魂,也是王子猷行为的重要依据。只要乘“兴”与“兴”尽了,见不见戴安道已经不重要了。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致、兴趣、兴味行事,不遵循生活的既定规范和常理常情,这是一种非常自由舒展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状态。它不仅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任诞放浪、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而且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与魅力。

  王子猷这种不讲实务效果、但凭兴之所至的惊俗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魏晋风度”的任诞放浪、不拘形迹,有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文章语言简练隽永,能紧紧抓住主旨极省笔墨地叙写故事,刻画人物。全文仅百来字,却几经转折。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造门、突返、答问,王子猷一连串的动态细节均历历在目,虽言简文约,却形神毕现,气韵生动。

  【启示】

  “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性情洒脱,率性的个性。也告诉了我们,做人当顺心遂意,不可目的性太强,被外物所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8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风吹叠巘云头散,月照平湖雁影低”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风吹叠巘云头散,月照平湖雁影低”这两句是说,夜宿云门,风从重重叠叠的山上吹来,吹散了云彩,露出皎洁的月光,洒照在平湖上;这时,恰有雁行飞来,月明水清,雁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6
  • 吴起守信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下面是吴起守信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欢迎参考!   吴起守信   明代:宋濂   昔吴起出,遇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6
  •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这两句是说,有水气浓重的雨云,虽是晴天,也会突然下雨;山间树木丛集,夜来多风。这是想象澄江上人路途之上将遇到的天候,阵雨常至,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0
  • 写河南白马寺的诗词大全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郊,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67年),距今已有1900余年的历史。它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由官府营建的第一所寺院,也是现今保存的最古老寺庙。庙内殿阁巍峨,宝塔(齐云塔…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52
  • 望庐山瀑布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604
  •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 偏傍之书,死有归杀①,子孙逃窜,莫肯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