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捉刀人

  【文言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翻译】

  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崔季珪的坐榻边做侍从。接待完毕,(曹操)命令间谍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风雅高尚、仪容风采,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去杀了这个使者。

  【注释】

  床:古时一种坐具,指坐榻。古代的"床“并不单指卧具,也指凳椅坐榻。

  魏武:即曹操(155~220),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捉:握、拿

  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后来成为固定用语,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俗称“枪手”。

  足:够得上,足以

  雄:称雄,威慑

  远国:威震远国

  雅望:气质高雅

  望:仪容风采

  使:使者

  自以:认为

  既毕:完毕

  令:让

  何如:怎么样

  然:但是

  乃:是

  自以形陋:自己认为

  毕:完毕

  足:满足

  何如:怎么样

  将:将要

  【阅读答案】

  1、曹操为什么不亲自召见匈奴使者?

  2、魏王打听到消息后,派人把匈奴的使者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3、床头捉刀人这篇文言文运用了什么写法来刻画曹操的?结合文意谈谈。

  4、魏武追杀匈奴使的真正原因是( )

  A:认为匈奴使把“捉刀人”看成英雄是有意贬低自己。

  B:认为匈奴使已识破自己的“调包计”,因此恼羞成怒。

  C:杀鸡给猴看,借此警告手下人不要随便议论自己。

  D:认为匈奴使眼光锐利,非等闲之辈,放回去恐于己不利。

  参考答案:

  1、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

  2、曹操认为该使者认出了自己,那么自己由于自卑而让人替代的事传出去,就不好听了。杀他灭口。 可能认为这个使者眼光非常,又会说话,是个人物,无论是嫉妒还是谨慎,都是杀他的理由。

  3、曹操简直是一个天才外交家,一个人的形象肯定对别人对一个国家的印象有影响,特别是像魏这种强大的势力,没有一个形象代言人怎么行?更何况是培养国家关系这样的大事,这也就看出曹操的谋略的纯熟,所以为何最后统一三国的大将也出自于魏呢,这便是曹操善于用人的缘故了。曹操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他多疑,狭隘、偏执、残暴,让人很难捉摸。

  4、D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9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的原文赏析及译文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家人生产,尝犯法,配发静江军卒。以骁勇,累迁裨校。王逵攻边镐,行逢别破益阳,杀唐兵二千余人,执其将李建期。当是时,隶朗州刘言麾下者指挥使十人,咸…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4
  • 描写情人的古诗名句

      1、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2、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3、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134
  • 中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归纳

    中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归纳   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 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 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 天雨墙坏(雨,下雨)   4、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6
  • 文言文《六一诗话》阅读理解

    文言文《六一诗话》阅读理解   《六一诗话》作者是宋朝的欧阳修,中华民族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六一诗话》阅读理解,仅供参考!   六一诗话   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1. 已:完结,停止 2.休:停止 翻译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99
  • 古诗病起书怀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陆游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译文及注…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