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痒

  【文言文】

  版本一

  向有人痒,令其子搔之,三索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亦五弗中。其人曰:“妻乃知我者也,而何为而弗中?莫非难我哉?”妻子无以应。其人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此何者?痒者,人之所自知也,他人莫之知。尤心患,人何以知之?——(选自《应谐录》)

  版本二

  (2)向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其人勃然而怒:“知吾者妻也,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者?痒者,人之所自知也,他人莫知之。犹心患,人何以知之?——(选自《贤奕编》)

  版本三

  (3)向有人痒,令其子搔之,三搔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亦五弗中!其人曰:“妻子乃知我者也,而何为而弗中?莫非难我哉?”妻子无以应。其人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此何者?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焉有不中者乎?——(选自《宋书》)

  【翻译】

  译文一

  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孩子寻找痒处,三次抓而三次都没找到。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五次抓,五次也没找到。那个人生气地说:“妻子和孩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痒处?”妻子和儿子没有回答。(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痒处就不痒了。为什么呢?痒的情况,人是自己知道的,别人没法知道痒处。犹如心里忧愁,别人凭什么知道对方的忧愁呢?

  译文二

  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孩子寻找痒处,三次抓而三次都不中。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五次抓而五次也不中。那个人生气地说:“妻子和孩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痒处?”妻子和孩子没有回答。(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痒就停止了。为什么呢?痒的情况,人是自己知道的,别人没法知道痒处。犹如心里忧愁,别人凭什么知道对方的忧愁呢?

  译文三

  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孩子寻找痒处,三次抓而三次都没找到。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五次抓,五次也没找到!那个人说:“妻子和孩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痒处?”妻子和孩子没有回答。(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痒处就不痒了。为什么呢?痒的情况,人是自己知道的,自己知道然后再去搔它,难道会有搔不到的情况吗?

  【注释】

  1.令:让,叫。

  2.其子:他的儿子。

  3.弗:不。

  4.搔:此指“抓”。

  5.亦:也。

  6.难:为难。

  7.引:伸。

  8.绝:停止。

  9.者:……的情况。

  10.索:寻找。

  11.向:从前。

  12.勃然:生气的样子。

  13.弗中:此指没搔到痒处。

  14.何为:为什么

  15.焉:怎么

  16.无以:没有什么用来……

  【启示】

  1、痒这种感觉,是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到的。自己知道才去挠,怎么会不中呢!

  2、从中我们能体会到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自己下工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9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桓荣勤学不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桓荣勤学不倦 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吧曰:“我农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57
  •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原文拼音版古诗翻译(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原文拼音版古诗翻译(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原文拼音版 《 春chūn日rì归guī山sh…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6
  • 《上邪》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注释: 上邪(yé)!:天啊!。上,指天。邪,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 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中国人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一些地方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插柳等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1
  • 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论文

    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论文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试从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激发兴趣,改进教法,科学训练等方面,谈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认识。   【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28
  • 归有光《杏花书屋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

    古诗文 2022年5月14日
    1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