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宝

  【文言文】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①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②。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③。荆人④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敖叔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於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⑤,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於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⑥,儿子必取抟黍矣⑦;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⑧,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翻译】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

  孙叔敖患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

  伍子胥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面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圭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什么没有做到?却毫无所求。人世间,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

  假如现在把上百两金和捏好的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选择饭团;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东西就越粗陋。

  【注释】

  1 数:屡次

  2 利地:好的土地,即下文所说的“美地”。

  3 寝之丘:即寝丘,春秋时楚国的土地,楚庄王封孙叔敖之子于此。

  4 恶:难听。

  5 荆人:楚国人.荆,楚国的别称

  6 越人:越国人。

  7 信机:喜欢投机。

  8 知:通“智”,智慧。

  9 抟黍:黄莺的别名。

  10 儿子:指小孩。

  11 和氏之壁:古代著名的玉壁。

  12 鄙人:没文化的人。

  13 至:最好的。

  14 弥:越加,更加。

  15 精:精深,高级。

  16 疾:生病。

  17 数:多次。

  18 为: 如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9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纳兰性德《青衫湿悼亡》古诗翻译赏析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译文】 当年与你欣赏美景,如今却丧失了,辜负了往日的一片深情。   【出自】 清朝 纳兰性德 《青衫湿·悼亡》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6
  • 《折桂令·春情》翻译赏析

      折桂令原文:   折桂令·春情   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9
  • 高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薛万均》

    高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薛万均》   薛万均,本燉煌人,后徙京兆咸阳。父世雄,隋大业末为涿郡太守,万均与弟万彻因客幽州,以材武为罗艺所厚善。与艺归款,唐高祖授万均上柱国、永安郡公。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4
  • 《明史·年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青宫。今…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96
  • 春节的诗句

    春节的诗句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82…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96
  • 语文文言文翻译陈涉世家

    语文文言文翻译陈涉世家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