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破琴

  【文言文】

  伯牙鼓琴,⑴钟子期听之。方⑵鼓⑶琴而志在太山,⑷钟子期曰⑸:“善哉⑹乎鼓琴!巍巍⑺乎若太山!”少选⑻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⑼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⑽终身不复鼓琴,以为⑾世无足⑿复⒀为鼓琴者⒁。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翻译】

  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高山)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大山!”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

  不仅仅是弹琴这样,对人才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虽有能人,而不能以礼相待,为什么要求人才对你尽忠呢?就好像不善于驾驶车马,好马也不能发挥日行千里的才能。

  【注释】

  ①伯牙:俞伯牙,春秋时楚国人,善弹琴。钟子期为其知音。

  ②方:正在。

  ③鼓:弹。

  ④志在太山:心里想到高山。

  ⑤曰:说。

  ⑥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⑦巍巍:高。

  ⑧少选:不一会儿。

  ⑨汤汤(shāng):水流的样子。

  ⑩破:摔破。

  ⑪以为:认为。

  ⑫足:值得。

  ⑬复:再次。

  ⑭者:……的人。

  【道理】

  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筝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9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623
  • 《孟子・告子下・诚信》

    原文】孟子曰:“君子不亮①,恶乎执?”【注释】①亮;同“谅”,诚信。【译文】孟子说:“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够有操守呢?”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56
  • 捣练子令·深院静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20
  • 《伶官传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8
  • 《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公讳郱,字某,雍王绘之后。王孙道明,唐初以属封淮阳王,又追王其祖父。曰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景融,景融亲益疏,不王;生务该,务该生思一,思一生岌。比四世,官不过县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0
  • 秋感(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秋感(杜牧)   这首诗写女性怀人念远之情,与悲秋之感交融相渗,达到情景互现之境。   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   独掩此门明月下,泪流香袂倚阑干。    金风万里思…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1.2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