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古诗原文意思翻译

“敕勒歌古诗原文意思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敕勒歌古诗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古诗意思翻译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敕勒歌古诗注释

(1)《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3)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4)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5)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6)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7)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8)见(xiàn):同“现”,显露。

敕勒歌古诗作者

北朝民歌,这是教学大纲上的说法。《敕勒歌》基本上被定为没有作者。因为人们的口头相传,早已忘了作者是谁。据史书记载,《敕勒歌》为北魏时期敕勒人斛律金所作。《乐府广题》一书中记载:“其歌本鲜卑语,易为其言”,因而又有人认为是经斛律金翻译成汉语的。我们认为,这样一首千古传唱的优美诗篇,总是经过数代人加工提炼而成的,其中斛律金就是作者之一。还有另一种说法:是鲜卑族民歌,应该是南北朝时北方鲜卑族人的集体创作,口口相传,反复修改,找不到第一作者了。而且翻译成汉族语言后时又经过汉族民间歌手再创作,最后写成汉族文字印成书书时又经过汉族文学家润色,这才成为千古绝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是鲜卑族原创又经汉族再创作的。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此时,今黄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国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的统治之下。 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铁勒。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 《隋书》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图拉河)以北、西至里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著。唐贞观末,于东部铁勒分设都督府、州,隶燕然都护府。”

在秦汉时期,敕勒的祖先丁零居住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它的南边是匈奴,西南是乌孙。匈奴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先后征服了很多部族,当时丁零也和其它周边的部落 一样,遭受匈奴的奴役。不少丁零人被匈奴掳去作了匈奴的奴隶。在公元前三世纪末至公元后一世纪间,丁零不断和匈奴进行武装斗争。据《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领兵攻打游牧与伊犁河上游流域的乌孙族,在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平时被匈奴奴役的乌桓、乌孙和丁零乘机对匈奴进行袭击,结果杀死了数万匈奴骑兵。从此匈奴国势大衰,被匈奴奴役的各族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匈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分裂为南、北两部。公元87年,丁零联合南匈奴、鲜卑及西域各族共同夹击北匈奴,北匈奴大败,被迫西迁。东汉时,除大部分丁零人仍游牧于贝加尔湖一带外(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北丁零),一部分向西迁徙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和阿尔泰山一带(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西丁零),还有一部分丁零人南移,在今山西和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五胡十六国”时期,丁零人在中原一带先后参加了各族统治者的混战。后来,这部分丁零人后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汉末魏晋时,又有很多的丁零族人南迁,这样,富饶的漠南地区成为敕勒人游牧的地区。当然大部分敕勒人还留在原来的牧地。当时敕勒人的游牧地域东到贝加尔湖,西到土拉河、阿尔泰山一带。当时,由于敕勒人造车业很出名,他们造的车车轮直径最长者达1.4左右,超过了当地牛身的高度,与马的身高相差无几。这种高轮大车,可以在草茂而高,积雪深厚,且多沼泽的地区顺利通行。所以当时南方人称他们为高车。据记载,当时的铁勒部落分布广在大漠南北的9个地区,共有四十个不同名称的部落。比较著名的部落有副伏罗部、斛律部、吐突邻部、袁纥部、敕力犍部、幡豆建部等。 由于游牧在北方的敕勒各部落日益强大起来,对当时的柔然和北魏统治阶级构成了威胁。北魏统治阶级曾多次攻打敕勒各部,这样很多敕勒部落相继归附北魏。五世纪初,北魏王朝曾把贝加尔湖东部敕勒人数十万落都迁徙到漠南一带。使漠南一带畜牧业发展很快。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懂得了农耕。据记载,北魏文成帝时期,“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声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这样空前的盛会,敕勒人乘着高车,唱着优美的牧歌,行进在草原,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很壮观之事。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以上是【敕勒歌古诗原文意思翻译】的内容介绍,供大家参考,如若有误,欢迎指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60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40
  • 写大庾岭梅关的诗词大全

    梅关,在距广东南雄县45公里大庾岭上,居广东与江西之间,古称秦关,又称横浦关。因岭上多梅,或说因汉代梅鋗将军居此,故称梅岭;又因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裨将军庾胜筑城守此,故所…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9
  • 晏几道《生查子》阅读答案

    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8.请对“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中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8
  •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93
  • 夕次盱眙县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_唐代韦应物

    《夕次盱眙县》由唐代韦应物所创作。以下是夕次盱眙县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欢迎阅读。 全诗原文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42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全诗翻译赏析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译文]  江南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就送给你一枝带春的梅花吧!   [出自]  南北朝  陆凯  《赠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