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词句注释
⑴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望仙台:据说汉河上公授汉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后来文帝筑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刘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详。明府,唐代对县令的尊称。
⑵高台:指望仙台。
⑶曙色开: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样子。
⑷三晋:指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在今山西、河南一带。北向:形容山势向北偏去。
⑸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宁、陕县附近。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东:一作“西”。
⑹关:函谷关。令尹:守函谷关的官员尹喜,相传他忽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至。不一会果然老子骑青牛过关。尹喜留下老子,于是老子写《道德经》一书。尹喜后随老子而去。谁能识:谁还能遇到关门令尹呢?
⑺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汉文帝时人,传说其后羽化成仙。
⑻彭泽宰:晋陶渊明曾为彭泽令。渊明嗜酒而爱菊。有一次重阳节无酒喝,久坐于菊丛中,刚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归。这里暗用其“九日”事。彭泽宰借指刘明府。
⑼陶然:欢乐酣畅的样子。共醉:一作“一醉”。菊花杯:意谓对菊举杯饮酒。

作品翻译
汉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时天边曙色刚散开。
三晋的重重云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风雨从东边飘来。
像关门令尹谁能够认识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远求神仙不如就近寻彭泽宰,一起畅饮共为重阳菊花干杯。

翻译

汉文帝在这里筑了一座高台,今天我来到台上时,太阳才刚出来。三晋一带,山岭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里的风雨,都从东方袭来。函谷关尹子潜修有道,又有谁知道呢?河上仙翁不肯留下,一去不回。既然仙人难见,姑且就近找找陶渊明吧,让我们共饮菊花酒,喝他个酩配大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某个重阳节,作者同友人刘明府容同登望仙台,作者欣赏着那壮美得风景,不禁浮想联翩,于是写下此诗,向友人寄出愿与之陶然共醉的愿望。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七律。崔曙只有这一首七律,但却是名作,可见诗贵精不贵多。诗人重阳节登临仙台,描写了仙台雄伟壮丽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畅饮要比寻访神仙畅快舒适。这首诗写景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流畅自然。

此诗主题表达富贵荣华转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劳无功,不如归隐。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诗题已点明了这三点,即重阳节为登高之时,望仙台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与神仙传说有关,刘明府容为诗人的投赠对象。

首联言事。作者登台凭高望远,看到朝阳,心情顿觉开朗。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云山皆北向”,是夏天;“风雨自东来”是春天。从汉文帝修筑此台到作者登台时,经历了近千个春夏秋冬。战国时的三晋,经过秦汉、魏晋、北朝,几经分合,此时成了一统天下的一个部分。汉代的皇帝,当时多么显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凭风雨侵袭了。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望仙台所在地的地方长官,经过多次改朝换代,难以记住他们一个个的名字。当年磻溪垂钓、后来被周文王聘请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来了。真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联言志。有了前面的铺垫,既然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那么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着陶渊明的道路,采菊东篱下,饮酒自娱。

这首诗前面写“九日登望仙台”所见,结尾表达“呈刘明府容”之意,将一首应酬诗写得有声有色、不落俗套;语气上转承自然,一气呵成。全诗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炉,透露出一股浓浓的隐逸气息,这与诗人曾隐居读书于太室山等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十灰。中二联对仗半工,风雨对云山,河上对关门,都不很工。对仗微有不工,可见灵活,不拘泥,唐诗多如此。

作者简介

崔曙(约704—739),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喜交游,与薛据等友善。工诗,人称其诗言词款要、情趣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传世之作有《瓢赋》,《全唐诗》存诗一卷凡15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61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文集――卷十八・居士集卷十八

      ◎经旨十首〈辩一首附〉   【易或问三首〈景?四年〉】   或问:“大衍之数,《易》之?乎?学者莫不尽心焉。”曰:“大衍,《易》之末也,何必…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8
  • 汗青=史册:28个常用的古诗词借代词,知道五个就厉害了

    桑梓:家乡 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诗·小雅·小弁》 桃李:学生 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

    2023年1月31日
    64
  • 六桥行

    朝代:宋代 作者:周端臣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苏堤路。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野芳竞吐。山如画、隐隐云藏山坞。六桥徙倚。喧处处、行春箫鼓。鸥影外、一片湖光,夷犹彩舟来去。凝想禊饮花…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629
  •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须贾”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详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8
  • 《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注释译文

      《江畔独步寻花》   作者: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寻花: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黄…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507
  • 古诗燕歌行二首·其一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曹丕

    作者:曹丕 朝代:〔魏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鹄南翔 一作: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君何 一作:何为) 贱妾茕茕…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