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词句注释
⑴蜀先主:即汉昭烈帝刘备。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⑵天地英雄:一作“天下英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⑶“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⑷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行的一种钱币。此代指刘汉帝业。“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东汉初年,光武帝又依照马援的奏议重铸,天下称便。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⑸相:此指诸葛亮。
⑹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⑺“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被东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作品译文
先主刘备英雄气概充满天地,千秋万代一直令人肃然起敬。
建国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汉室振兴。
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创作背景

蜀先主庙原建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刘禹锡曾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到四年(824年)间任夔州刺史,此诗当作于此时。

赏析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首联“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细品诗意,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奇绝。“天下”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二、使事无迹。“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三、意在言外。“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得之不易。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用典。这是借钱币的典故,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自成巧思,浑然天成。

如果说,颔联主要是颂扬刘备的功业,那么,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得相能开国”,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生儿不象贤”,则说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狎近小人,愚昧昏聩,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创业难,守成更难,刘禹锡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五律的颈联最忌与颔联措意雷同。此诗颔联咏功业,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且颔联承上,颈联启下,脉络相当清晰。

尾联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

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诗人咏史怀古,其着眼点当然还在于当世。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使人感慨万千。全诗措词精警凝炼,沉着超迈,并以形象的感染力,垂戒无穷。这也许就是它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息的原因。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61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的词意:渡头边杨柳郁郁青青,枝枝叶叶都满含着离情。 出自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棹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2
  •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勇果有盛名。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迁奉圣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2
  • 一轴鼠画文言文翻译

    一轴鼠画文言文翻译   引导语:学好文言文,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学会翻译,那么有关《一轴鼠画》的文言文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一轴鼠画   …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0
  •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及赏析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   先秦:孟子弟子录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6
  • 画蛇添足的意思和道理

    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的成语,意思: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3
  • 《伤寒论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的文言文解说

    《伤寒论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的文言文解说   《伤寒论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   作者:张仲景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 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