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凉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词句注释
⑴凄凉的思绪。唐李贺《昌谷诗》:“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
⑵槛(jiàn):栏杆。
⑶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⑷永怀:即长想,长久思念。《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此节:此刻。
⑸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移时:历时、经时。即时间流过,经历一段时间。《后汉书·吴祐传》:“祐越坛共小史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
⑹北斗:即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兼春:即兼年,两年。
⑺南陵:今安徽南陵县,唐时属宣州。此指作者怀客之地。寓使:指传书的使者。寓:寄,托。
⑻占梦:占卜梦境,卜度梦的吉凶。《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郑玄笺:“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数:屡次。
⑼新知:新结交的知己。语本《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作品译文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遥远;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甚了了。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短短两任小官,其余时间都漂泊异乡,寄人幕下。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零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素抱难展,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或以为此诗是写女子怀念情人,并疑心他有了新欢,而把自己抛弃。

赏析

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真切,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如“客去”与“波平槛”,本来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而连在一起叙述,是大有道理的。大凡人在热闹之中,是不会去注意夜晚池塘涨水这类细节的。只有当客人告退、孤身独坐时,才会突然发现:哟,怎么不知不觉间面前的水波已涨得这么高了!同样,鸣蝉与滴露也是生活里的常事,也只有在陡然清静下来心绪无聊时,才会觉察到现象的变化。所以,这联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后的特殊心境,为引起愁思作了铺垫。

第二联开始,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栏柱之间,他凝神长想,思潮起伏。读者虽还不知道他想的什么,但已经感染到那种愁思绵绵的悲凉情味。

诗篇后半进入所思的内容。颈联两句意思是: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滞留远方未归;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无告的感觉,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凉思”一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凉。按照这样的理解,“凉”和“思”又是通篇融贯为一体的。

此诗抒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不像作者一般诗作那样婉曲见意,但倾吐胸怀仍有宛转含蓄之处,并非一泻无余。语言风格疏郎清淡,不假雕饰,也有别于李商隐一贯的精工典丽的作风,正适合于表现那种凄冷萧瑟的情怀。语言风格爽朗清淡,不雕饰,不造作。细细吟来,一种悲思绵绵的悲凉情味随之而生。大作家善于随物赋形,不受一种固定风格的拘限,于此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62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曾 巩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曾 巩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曾 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 雄心壮志的古诗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乘风破…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60
  • 谈谈两种文言文的教学模式的比较

    谈谈两种文言文的教学模式的比较   如果说让我回忆我小时候的语文学习的话,文言文学习可能是最记忆犹新的内容了。其实学习方式却异常简单,主要就是在上课之前必须事先把原文按要求抄在笔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8
  • 《清平乐·纤云扫迹》翻译赏析

      《清平乐·纤云扫迹》作者为宋朝诗人刘克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9
  • 《螳螂捕蝉》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螳螂捕蝉》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7
  • 文言文人有三不祥阅读理解答案

    文言文人有三不祥阅读理解答案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