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词句注释
⑴至德二载:公元757年。载,唐自玄宗天宝三年改”年”为”载”,至肃宗乾元元年又改为”年”。京:指长安。金光门:长安外城有三座门,中间一座叫金光门。间道:偏僻的小路。凤翔:在今陕西,肃宗时一度改名西京,当时肃宗驻跸于此。左拾遗,职司规谏君主,荐举人才,属门下省。移:这里是贬降的意思。华州:今陕西华县。掾:属官的通你。这里指当时降为华州司功参军。因出此门:浦起龙《读社心解》云:”华在东而出西面门,为与亲故别,亲故有在西者也。”
⑵此道:指金光门。昔归顺:指至德二载投奔凤翔时,长安西边的胡骑正甚繁乱。归顺:指逃脱叛军归凤翔,投奔肃宗。
⑶正:一作”骑”。胡:这里指安禄山部队。
⑷破胆:丧胆,惊骇。
⑸未招魂:指活人的神魂,意谓推想叛军占据时,臣民神魂惊散之常,应有未招而不归之魂。未,一作”犹”。
⑹近侍:指拜左拾遗。侍,一作”得”。京邑:指华州,因系畿县,距京城长安不远。
⑺移官:调动官职,指由左拾遗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岂至尊,难道出自皇帝之意。岂,一作”远”。
⑻千门:原指宫中的门户,这里借代宫殿,形容其建筑宏伟,门户很多。

作品译文
当年由金光门这条路,去投奔凤翔,长安西郊,到处是安史叛军正作乱。
直到如今想起来,仍叫人心惊胆颤,有人神魂尚未招回,依然诚恐诚惶。
我拜近得左拾遗,回到了京畿地方,贬我华州掾,这旨意难道出自至尊。
算了吧,我这庸才已逐日衰老鬓苍,告别长安,驻马回望千门宫殿檐房!

创作背景

安史乱中,杜甫曾被叛军捉住,押往长安。至德二载(757),他从长安西门中的金光门混出城,由小路逃往凤翔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当年十月在长安收复后,他随皇帝回京。次年(乾元元年,758)因上疏营救好友房管而得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恰好又从金光门出城,作者抚今追昔,悲慨万分,写下此诗。

赏析

首联扣题,从”悲往事”写起,述说往日虎口逃归时的险象。”胡正繁”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当时安史叛军势大,朝廷岌岌可危;二是说西门外敌人多而往来频繁,逃出真是太难,更能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无限忠诚。颔联”至今”暗转,进一步抒写昔日逃归时的危急情态,伸足前意而又暗转下文,追昔而伤今,情致婉曲。章法上有金针暗度之效。

颈联转写今悲,满腔忠心却遭外贬,本是皇帝刻薄寡恩,是皇帝自己疏远他,可诗人却偏说”移官岂至尊”,决无埋怨皇帝之意,故成为杜甫忠君的美谈。但若仔细体会,杜甫在这两句中还是含有怨艾之情的,只不过是说得婉曲罢了。尾联在自伤自叹中抒写眷恋朝廷不忍遽去的情怀。感情复杂而深婉,虽然写得很含蓄,实际是在埋怨肃宗。

这首诗追忆了当年九死一生从胡尘中间道逃往凤翔的情景,痛定思痛,感慨万千。当年是”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悯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本以为从此可以效忠王室、裨补国政,谁知却因正直敢言了遭奸按诽傍,天子疏远,从政一年多就被贬斥。诗人内心的怨望很深,却以”不怨之怨”的委婉笔法写出。篇末抒发自己眷念京国的深情,更加衬托出统治者的黑白不辨、冷酷无情。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64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古诗词鉴赏及专用术语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在中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3
  •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翻译赏析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1
  • 张弼《义士杨景和埙传》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义士杨景和埙传 (明)张弼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3
  • 郑韶大难不死

      【文言文】   隋炀帝时,闽中(今福建境内)太守(郡的长官)郑韶养一犬,怜爱过子。韶有仇家,曰薛元周。薛怨恨于心,常怀刃欲刃韶,然未得其便。一日,薛俟于巷口,知韶欲出。韶将出,…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51
  • 念奴娇三友同饮翻译

      念奴娇 三友同饮,借赤壁韵 辛弃疾 宋   论心论相,便择术满眼,纷纷何物。踏碎铁鞋三百緉,不在危峰绝壁。龙友相逢,洼樽缓举,议论敲冰雪。何妨人道,圣时同见三杰。   自是不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9
  • 王昭素文言文翻译

      《王昭素传》选自《宋史》,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王昭素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王昭素传文言文   王昭素,开封…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